採收時狀態的水果,要想維持,自無可能經得起時間、距離的考驗,只能以加工代之
除了常見的醃漬-曬乾法,茲貼一下《齊民要術》裡所記之其他方式
作乾蒲萄法:極熟者一一零疊摘取,刀子切去蔕,勿令汁出。蜜兩分,脂一分,
和內蒲萄中,煮四五沸,漉出,陰乾便成矣。非直滋味倍勝,又得夏暑不敗壞也。
《食經》藏乾栗法:「取穰灰,淋取汁漬栗。出,日中曬,令栗肉焦燥,可不畏蟲,
得至後年春夏。」
《食經》藏柿法:「柿熟時取之,以灰汁燥再三,乾令汁絕,著器中可食。」
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熏之,令乾,即成矣。
作烏梅欲令不蠹法:濃燒穰,以湯沃之,取汁,以梅投中,使澤。乃出蒸之。
藏梨法:初霜後即收。霜多即不得經夏也。於屋下掘作深廕坑,底無令潤濕。收梨置中,
不須覆蓋,便得經夏。
《爾雅》曰:「楙,木瓜。」...欲啖者,截著熱灰中,令萎蔫,淨洗,以苦酒頭汁、
蜜之,可案酒食。蜜封藏百日,乃食之,甚美。」
《食經》藏木瓜法:〈「先切去皮,煮令熟,著水中,車輪切,百瓜用三升鹽,蜜一
斗漬之。晝曝,夜內汁中。取令乾,以餘汁密藏之。亦用濃杬汁也。」
桃酢法:桃爛自零者,收取,內之於甕中,以物蓋口。七日之後,既爛,漉去皮核,
密封閉之。三七日酢成,香美可食。
此外即便是搗爛後直接曝曬而成的果屑,仍有加水下去而攪和成漿汁來喝的用途
這部份的種類,包括了酸棗、杏、李、柰、林檎
當然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氣候,跟現在不可同日而語,僅供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