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EsuWY4
53個日本浪人斬殺4000明朝軍隊
鞑靼利亚
沒錯,53人對4000人!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這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夏天,有53個日本浪人從南邊登陸,流劫浙、皖、蘇三省,攻掠州縣二十餘處,
悍然進犯留都南京。他們這一路不殺平民,不搶劫,不姦淫,只挑戰官軍。暴走數千里,
歷時80餘日,殺死殺傷四、五千官兵,斬殺明朝一個御史、一個縣丞、兩個指揮、兩個把
總。
這個戰績,幾乎與1449年土木堡戰役2萬蒙古騎兵屠殺50萬明軍有得一拼。
這段故事很有名,幾乎每本有關倭寇的書上都會提及,不過,故事主角的身份和作戰動機
一直是困擾中日史學家的疑案。
1. 野豬般的戰鬥力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狼奔豕突」,意思是像狼和豬那樣亂沖亂撞,形容成群的壞人到處
騷擾,這是完完全全的貶義詞。日本也有個成語叫做「豬突猛進」,卻是褒義的,在阿爾
泰民族的文化里,野豬是勇猛、剛強的象徵。如果你在日本的公園裡,說一個調皮的小男
孩像「豬」,他的媽媽多半會微笑道謝。
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野豬一樣的生命力。
這群來自日本的倭寇是從浙江紹興上虞縣登岸的,時間為嘉靖三十四年(1555)六月七日
。上岸後直截了當地「豬突猛進」,沿途遇小縣城則攻打縱火,遇官兵則搏殺。《明史日
本傳》的記載中運用了大量生動的動詞:「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
、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
這伙倭寇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猶如特種部隊一樣的戰鬥力。毫不誇張地說,在明朝倭
患最嚴重的幾十年里,沒有與之匹敵的。「一道(蕪湖縣丞)所率皆蕪湖驍健,乃麾眾獨
進,為賊所殺。」「賊引西東犯江寧鎮,指揮朱襄、蔣升率眾迎拒,不能御,襄戰死,升
被創墜馬,官兵死者三百餘人。」《籌海圖編》里則驚呼: 「蓋此五十三人者,滑而有
謀,猛而善斗,殆賊中之精選,非常賊也!」
有一個小細節。這群倭寇打到南陵時,南陵縣派出三百官兵守城,倭寇沖潰守兵,並衝進
縣城縱火焚屋。縣城周邊三個縣府的官員率兵來援,交手時,官兵「引弓射之,賊悉手接
其矢,諸軍相顧愕貽,遂俱潰。」
個個能手接飛箭,這樣的武藝簡直可以在明朝的武舉奪魁了。明朝的武舉注重文事,寫策
略,對武藝的要求僅僅是能馬步引弓射中靶子。當時,地方武生通過鄉試(省級考試)武
舉人,可以到京師參加會試,一共三場比賽。第一場試「馬上箭」,射三十五步遠的靶子
,十中三即合格;第二場試「步下箭」,八十步的靶子,同樣十中三即可;第三場是筆試
寫策論。我們熟悉的戚繼光和俞大猷都參加過這樣的武舉會試,不過猜想他們也達不到「
手接飛矢」的地步吧,難怪四個縣的正規軍和地方民兵看到這樣的神技後全部崩潰。
2. 史上攻打南京城之最
最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還在後面 這股倭寇開始攻打南京了!
南京是明朝的留都,守城兵力不下萬人,周邊衛所明軍尚不計算在內。但就是這樣幾十個
倭寇,居然大張旗鼓地進攻,上演了一幕以寡凌眾的鬧劇。「賊逐直趨南京,其酋衣紅乘
馬張黃蓋整,眾犯大安德門,我兵自城上以火擊之,賊沿外城小安德門、夾崗等門,往來
窺覘會城中,獲其所,遣諜者,賊乃引眾由鋪崗趨祩陵關而去。」
事出倉促,而且對敵情一無所知,南京舉城鼎沸,軍民皆驚。南京最大的官員兵部尚書張
時徹匆忙下令關閉城門,並命令市民自備糧械,登城守衛。
此事的目擊者,時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文人何良俊在筆記里,憤憤不平地挖苦道:「賊才
七十二人耳。南京兵與之相對兩陣,殺二把總指揮,軍士死者八九百,此七十二人不折一
人而去。南京十三門緊閉,傾城百姓皆點上城,堂上諸老與各司屬分守各門,雖賊退尚不
敢解嚴。夫京城守備不可謂不密,平日諸勛貴騎從呵擁交馳於道,軍卒月請糧八萬,正為
今日爾。今以七十二暴客扣門,即張皇如此,寧不大為朝廷之辱耶?」當時,明代著名學
者歸有光也在南京城內科考,對此也是感慨不已:「平昔養軍果為何?」
關於這伙倭寇的人數,史料記載不一,有稱「五十三人」,有稱「六、七十人」,有稱「
七十二人」,考慮到「五十三人說」的《籌海圖編》作者鄭若曾在抗倭總督胡宗憲幕中,
戰役記載都是出自軍方塘報,應該比較準確。
和中國相比,日本國內的戰爭規模都很小,所謂的城市也大多類似於城寨。日本戰國時期
攻城、守城的人數往往只有數百人,見慣了古代中國動輒數十萬大軍攻城的大場面,偶爾
在日本大河劇(日本古代戰爭題材連續劇)里看到某武將慷慨激昂地向主家請戰:「請給
我二百兵,一定把某某城攻下!」真是忍不住莞爾。不過,對於這53個暴客來說,南京城
實在顯得太大太結實了。
南京的城牆堅固複雜,對於冷兵器時代的士兵,這樣的城牆簡直是怪獸。湘軍圍攻太平天
國十年而不破,炮彈打到城牆上就被彈開。明朝初建時南京有十六座外城門,大安德門是
其中一座,外城門俗稱「土城頭」,和高大厚重的內城門不同,它是利用南京郊外的天然
崗壟建築而成,是城磚和土混合築成的。但就是這樣的土城頭,僅憑幾十人和冷兵器就貿
然發動進攻,只能用以卵擊石來形容了。
不管怎麼說,這股倭寇創下了史上攻打南京的兩個之最:最小的部隊,最不自量力的進攻
。
3. 一個活口都不能留!
「豬突猛進」到最後終成強弩之末,八月十二日,53個倭寇在大批官兵追擊下,越過武進
縣境,抵達無錫慧山寺,一晝夜狂奔一百八十餘里,「賊疲定望亭,次日至滸墅關。」
這伙倭寇之所以最後落入官軍的包圍圈,還有兩個老百姓的功勞。當時這伙倭寇到了無錫
,因為勢單力薄,想取道常熟,去和柘林的另一股倭寇會合,就抓了兩個當地人走在前面
做嚮導。常熟在無錫北面,這兩個人卻故意領著他們往南走,一路上遇到路人就悄悄告知
說:「倭寇到了,你們趕緊報告官軍,他們已經陷入絕地,快來擒拿!」倭寇最後走到了
蘇州,落入了官軍的羅網,而這兩個「英雄王二小」最後慘遭倭寇亂刀分屍:「賊比敗,
恨二人入骨,竟臠割之。」
這頭疲憊的野豬到了蘇州滸墅關,已經註定插翅難逃。蘇松提督曹邦輔、副使王崇古率領
僉事董邦政、指揮張大綱、把總婁宇等,督率數千官兵布下了天羅地網。陸地上、太湖邊
都布下重兵。曹邦輔是嘉靖年代素有「知兵」之名的大臣,後來還負責薊遼等地的軍務。
他親自出陣,重兵布防,殺雞用牛刀,完全是因為這群倭寇太過猖獗的緣故。
以逸待勞的官軍終於和倭寇正面接戰了,在曹邦輔的嚴令下,「士皆骨栗,殊死戰」。吳
林廟猝然相遇,官軍奮勇上前擒斬了二十七人,剩下的倭寇逃走到靈岩,奪了幾艘民船準
備從太湖逃走,不料見到太湖上的官軍船隻和旗幟,沒敢渡過去,棄船步行到了橫涇前馬
橋,躲進一間民舍。
官軍團團包圍民舍用火攻,倭寇抵擋不住拚命殺出一條血路,跑出一大段路後,散開藏在
田禾中。官軍四處找尋不得,都以為他們逃走了。就在這時,一個官軍頭目武生車梁用手
摸了摸地上一具倭寇屍體,發覺還有餘溫,知道倭寇沒逃遠,又看見田裡「草露微動」,
就讓手下官兵齊聲大喊:「賊人躲在田裡!」這招打草驚蛇果然有效,喘息未定的倭寇果
然受驚奔出,被悉數擒殺,沒有一人逃脫。
行程數千里,不掠財、不姦淫、不殺平民,官兵傷亡四五千人,殺死明朝一御史、一縣丞
、兩個指揮、兩個把總,最後全軍覆沒。在異國他鄉,這種自殺式攻擊的目的何在?滸墅
關戰前,曹邦輔對部下嚴訓:「此賊勢捋數千勁敵,我地形、兵力為彼所窺,他日大舉入
寇,何以支之。誓滅此而後入城。」而鄭若曾在《籌海圖編》里則做了如釋重負的評語:
「其所經歷八郡,轉戰三千里,凡人材、物力、地形靡不瞭然於胸中;不殺人,不掠財,
不姦婦女,周流深入,其志詎可測耶!曹公所斬,似當以賊首律之,而不當視為常賊;似
當以千萬人擬之,而不當拘其為五十三人也!」從曹邦輔和鄭若曾的話里,不難看出他們
都認為這一小群部隊是倭寇的偵察部隊,其志在於「大舉入寇」。這個觀點顯然還是缺乏
佐證,而且偵察兵用不著拚命攻城吧?
不管怎麼說,區區53個倭寇的翻江倒海,不論在當時還是在後世,一直深深地警醒著中國
人。這一小群倭寇無所畏懼地長驅直入,就好比一柄鋒利的尖錐,刺進了明王朝臃腫、懶
散的中樞神經。
4. 九州就是倭寇的老家
作戰動機是謎團,那麼,這53個「非常賊」來自日本何方?
日本史學家認為他們來自九州,又以薩摩(今日本鹿兒島縣)、肥後(今日本熊本縣)、
平戶(今日本長崎縣)地區的可能性最大。
平戶是惡名遠揚的「海賊八幡船」大本營,「八幡船」是因海盜懸掛的旗幟得名:西方的
海盜掛「骷髏旗」,日本的海盜掛「八幡大菩薩旗」(八幡大菩薩是日本的一尊神靈,相
當於武神)。平戶地處日本九州的西北部,與亞洲大陸距離最近,長崎港距上海860公里
,對馬島距韓國釜山僅有53公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平戶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成為日
本和世界交流、貿易的門戶,同時也成了海盜的碼頭。日本戰國時期,平戶的大名松浦氏
據此風水寶地,豢養本國海盜。
從這群倭寇的勇猛無畏和缺乏作戰策略的表現看,更像是薩摩人。
地處九州島最南端,也是全日本最西南的薩摩地區是戰國時期的強藩,民風剽悍。在日本
,關於薩摩人的描述很多,大抵來說,相當於日本的斯巴達人:崇尚武力,不畏死。
說起薩摩人剽悍的民風,江戶時代出使日本的朝鮮使節申維翰留下一段有趣的記載。途經
薩摩,申維翰問:「日本民俗自古輕生,怒必自刎其頸,自剖其腹,所以官府沒有刑訊的
手段,是真的嗎?」雨森芳洲(日方接待使,著名儒學家)答:「好生惡死是人之常情,
不過薩摩州民俗卻不一樣。誰犯了大罪,官府不需要囚禁他,只要告訴他,你罪大當死。
那麼這個人答應一聲就回家剖腹自殺,沒有任何猶豫。關於日本人輕生的說法,實在是因
為薩摩州而得名。」申維翰又問:「這和中國的燕趙俠士很像,是注重氣節的緣故嗎?」
答卻是:「所謂殺身成仁,捨生就義,君子之所難。而薩摩州則人人如此,豈有氣節之可
論,概其土風奇怪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土風奇怪」的薩摩地區在亂世的日本,誕生了一批打仗不要命的強
兵。
微軟的著名遊戲「帝國時代2」里,日本的步兵在國際上是最強的,而薩摩的步兵是日本
最強的。薩摩州大名島津氏能在亂世中,獨力制霸九州而不敗,就是依仗強悍的薩摩兵。
日本人給自殺式攻擊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玉碎」。戰場上,類似53個倭寇這樣「玉碎
」般地進攻,對於薩摩人來說並不罕見(詳見後文島津義弘事迹)。除此之外,時間背景
也與之吻合。
1555年,日本南九州的薩摩、大隅正是戰火燒得如火如荼之際,島津氏為了統一全境,和
蒲生氏和肝付等反抗勢力打得不亦樂乎,在那個大魚吃小魚的年代,戰敗的大名和家臣不
外乎有兩種結局:被殺戮和被放逐。僥倖逃生的亡國武士一下成為浪人,在本國無立足之
地,只好漂洋過海做起倭寇來。
除了平戶和薩摩地區之外,北九州的肥後地區也是以民風剽悍、軍民好戰出名。豐臣秀吉
侵朝戰爭中,第二軍主將加藤清正率領的肥後兵團,以擅長打硬仗而令朝鮮兵喪膽。無獨
有偶,1937年南京淪陷,接著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南京佔領軍正是臭名昭著的侵華
日軍第六師團,師團長谷壽夫是九州福岡縣人,士兵則是清一色的熊本人。
從53個倭寇「犯南京」之後,時隔近四百年,南京第二次被外族所犯,主角居然還是和日
本九州脫不了干係,歷史有時巧合得讓人潸然淚下。
那個隱藏在大洋深處的「雙面國」
日本,這個太平洋深處的島國,數千年來一直和中國隔海相望,雖然有時是情侶,有時是
仇人,但更多的時候,雙方只是互不相干的遙遠鄰居。倭寇來襲,只是神風的延續,桀驁
的雙刀終於舞到了明朝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