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兩人都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繼承皇位
如弒兄 逼死姪子 迫害趙匡胤子孫
這點宋太宗做得比李世民厚道
留太祖子孫繼承南宋
建國初期
都門戶洞開
李唐的 梁師都 北宋的北漢
分別在他們手中完成江山一統
都有虎視眈眈外族
契丹人 東西突厥 曾南下牧馬 締結城下之盟
能臣幹將一堆 楊業 党進 潘美 曹彬 趙普 高懷德 沈倫
李唐就不敘述了
為何同樣二代接班
李世民可以做得比趙光義還有好?有卦不
作者:
vonton 2022-03-13 14:44:00李世民能打,趙光義登基前有何戰績?
這兩人除了廟號一樣,根本沒什麼可比的,形勢和能力都完全沒什麼可比的
漢太宗文景之治 唐太宗貞觀之治明太宗永樂盛世清太宗建國大清 阿義你是我們太宗界的恥辱騎騾車逃跑 高粱河車神
作者:
qppq (爽到睡不著)
2022-03-13 18:09:00大腿還中箭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2-03-13 20:32:00李世民比較能打可能算歧視鏈的一種現象不過比較正經的說法是唐朝以前普遍是要求文武雙修的孔子是大力士 呂布剛開始當主簿 李白愛玩劍有俠客夢
作者:
ssarc (ftb)
2022-03-13 21:08:00宋代政策注定軍事很爛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2-03-13 21:17:00重文輕武似乎也是趙光義開始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22-03-13 21:22:00
高粱河車神有笑點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2-03-13 21:24:00
兩宋320年比肩漢唐國祚,都怪到重文輕武的話,那效果其實不錯呢XD
這兩人的共通點還有喜歡改歷史,來強調自己在建國決策中的關鍵地位,但事後推斷起來,阿義灌水的成分太超過,接班後的表現也差了一大截,所以就變成一樣搞行銷,一個變成千古名君,殺兄囚父只是小節有虧,一個疑似(?)用小斧頭敲老哥,卻變成他媽的雜碎
作者:
ssarc (ftb)
2022-03-13 23:41:00重文輕武不是原因,但是是源頭、遠因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22-03-14 08:08:00重文輕武是發端於真宗,在仁宗朝形成氣候的政治現象太宗搞雍熙北伐只跟武臣討論,宰相、言官事前無法置喙一點都不重文輕武,太宗也幾乎不用文官當帥臣(記得只有一兩次例外),宋太宗做的只有延續太祖文武分治以及撤藩當然要把撤藩講成重文輕武也是可以,但事實上太宗重文之際,其實很少有輕武、不尊重武將的記載。所以重文不一定輕武,這兩件事情要分開來談比較好。根據殘本太宗實錄,會發現太宗雖然很多重文的政治"演示"但平時更常做的是找武臣、舊藩開趴喝酒。他跟文臣私交不像後來的仁宗、神宗那麼好。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2-03-14 09:51:00趙光義根本不會分辨真正能打的人 例如楊業如果是主將西路軍不會大敗楊業也不致於斷後而戰死《宋史》太宗朝親信柴禹錫等 多庸碌之徒,臨陣懼戰重視軍事不用像漢武常打仗 而是要知兵知將
作者: YaLuBigRock (耶律大石) 2022-03-14 12:21:00
拉低了我們太宗的水平世宗也是啦老道士專心致力於化學發展 雍正工作狂結果廟號一樣 雖然老道士的世宗好像是要損他的樣子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22-03-14 14:16:00楊業是北漢降將,怎樣都輪不到他當主帥啦。而且西路軍是六七月主動退的,原因是其他兩路五月初就收收兵了,潘美其實是唯一一路達成太宗賦予戰略目標的主帥看這段歷史可能要盡量避免用楊家將在民間傳說的光輝去看當時太宗的安排。雍熙北伐的失敗就單純是太宗自己好大喜功硬推不切實際的三路伐遼,才會被遼各個擊破。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2-03-15 16:19:00李世民:魏徵也是降將,照用不誤尉遲敬德,秦叔寶本來也都非李世民的人,都降將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22-03-16 00:41:00魏徵是文臣,尉遲敬德是主動接受李世民的勸降,秦瓊是主動投奔唐軍,而且這兩人即使參與玄武門之變,也從來沒被李世民當過一路方面軍的主帥。(可以對比同樣參與玄武門的侯君集。)太宗用的降將中,真要說的話徐世勣才是獨當一面的主帥級將領,還被賜姓李,但他也是主動投降但楊業可是在太原圍城戰中北漢主都投降了他還死不投降的北漢忠臣,是劉繼元派親信勸說才投降的。而且宋太宗也不是不用楊業,但他就只能當潘美的副將980年三交口戰役也是他在潘美指揮下才能首次為宋軍立功畢竟潘美是太祖時期的從龍攻城,陳橋兵變後隨軍太祖親征平李重進,又是滅南漢的主帥。太宗時期滅太原後一直是河東路主帥,是持節領節度的節度使。太宗怎樣也不會把只有一次戰功的楊業放在潘美之上,北宋禁軍是不會單獨聽楊業指揮的,宋軍將士根本討厭他。這也是陳家谷之戰他單獨"被"戰死的主因。而且宋太宗算是很寵楊業,陳家谷之戰後為了楊業戰死直接把潘美的降了三級。不過事實上宋太宗更寵還是潘美,因為削官後隔年潘美又被升回來,還加了同平章事。所以基本上只要潘美在,就輪不到楊業當主帥上面「從龍攻城」應為「從龍功臣」
契丹以後中原已經無法征服外族,頂多把他們往外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