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gt (hgt)》之銘言:
3.國朝耆獻類徵初編: 陳階平列傳
推 aaa8841: 祁寯藻 11/03 23:45
→ hgt: 想請問樓上 要如何確定是雋還是寯?? 我看論文上是寫雋 11/03 23:52
H大的這問題其實是處理人物傳記都會遇到的,而且常發生,不可謂不重要,
文獻在形成過程中的傳抄、刊刻,只要是人做的,就有可能出錯。
尤其傳記,如果一開始的撰擬者就弄錯字形,後面就是一整串的。
判斷上,牽涉到史料的作者、用途、前後手等性質,
越接近本人的可能越準確(例如本人手跡),用途越嚴謹的可能越準確(例如題本)
人物實例,如 楊黻,《明史》作「楊黼」,《進士題名碑錄》《國朝獻徵錄》
及光緒《吉水縣志》皆作「楊黻」,明史為誤。
例如敝族 劉於義,《國史館傳稿》載其字「諭旃」,但在家譜中載為「喻旃」,
則以後者為是。
例如敝族女詩人 劉蔭,《燈窗瑣話》載「江陰繆少微徵甲,著有《存希閣詩》…
其室人劉佩萱女史蔭」,《歷代婦女著作考》載「蔭字佩萱」,
《晚晴簃詩匯》作「劉壽萱」,《清代毗陵書目》載「舒藝室叢稿誤劉蔭為劉壽萱」。
因此其名壽萱為誤。
除了名字之外,生卒年月日期、官銜、籍貫、旗籍、履歷等等各種個資都可能錯。
例如敝族 劉熙祚,《明史》載贈太常少卿,但家譜與蔣德璟撰的墓誌銘都寫大理寺卿,
亦以後者為是。
例如 宗室善燾,他在道光十六年九月升補太僕寺卿,
《國史館傳稿》、《玉牒》皆作「太僕寺卿」,但《大清宣宗成皇帝實錄》
卷288作「光祿寺卿」,卷296作「以...太僕寺卿善燾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這三種文本相對於履歷冊都是二手史料,位階相同,可推知孤證的光祿寺卿是誤寫。
例如 完顏阿什坦,《國史館傳稿》《清史稿》旗籍作正白旗,
《進士題名碑錄》《八旗通志初集》作正黃旗,《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作鑲黃旗,
依內務府檔案、完顏麟慶的家譜則可知是內務府鑲黃旗包衣。
例如 莊承籛,籍貫《進士題名碑錄》作陝西西安府咸寧人,
《咸寧縣志》選舉志僅載其拔貢、舉人,比對《蘇州府志》《武進陽湖縣志》、
族譜、姜晟撰其家傳,綜合可知他曾祖莊朝生自江蘇常州武進遷居蘇州元和,
幼年因其父遣戍陝西故寄籍陜西咸寧,中進士任官後又復籍蘇州元和。
又如 宗室壽富, 《清史稿》、《國史館傳稿》作「隸正藍旗」,
但《宗室貢舉備考》載其父寶廷為鑲藍旗。按舒爾哈齊子孫編入鑲藍旗,應依後者。
他死亡日時,《玉牒》作「七月二十四日亥時」,是事後呈報宗人府的,
但其密友林紓撰的行狀作「七月二十三日巳刻」,且正常會忌諱如果人未死而
誤記提前死期,故應從後者。
他弟弟名壽蕃,《玉牒》、《國史館傳稿》、《清史稿》皆作「壽蕃」,
唯獨《碑傳集補》收錄林紓撰的行狀作「壽薰」,此時因宗室是出生取名後即呈報
宗人府仔細謄寫,《玉牒》在字形信度較高,故較有可能是《碑傳集補》抄錄字形有誤。
凡此種種,枚不勝舉,在此僅順手取數例。簡言之,要直接看文本。
回原主題,
祁寯藻,寯或隽,
1.《清史稿》作寯
2.《國史館傳包+傳稿》作寯
傳稿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56/85/0a.jpg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56/74/e2.jpg
履歷片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56/74/e4.jpg
3.國史傳稿抄出的《清國史》作寯
https://images.plurk.com/7EZB4KF9siMLUoYYysxdGC.jpg
4.《續碑傳集》秦緗業撰〈祁文端公神道碑銘〉作寯
https://images.plurk.com/3E2wxREYMJS7POoEEpG41D.jpg
5.《詞林輯略》作寯
https://images.plurk.com/1QFBa4eyo6HmLIfLGGHKhX.jpg
6.兵部移會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15/a0/90.jpg
7.明發上諭抄檔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19/d1/85.jpg
8.奏摺抄檔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12/dc/1a.jpg
9.奏摺錄副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18/89/71.jpg
10.奏摺錄副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18/50/34.jpg
11.祁氏著《京口山水考》手稿
http://image.digitalarchives.tw/ImageCache/00/07/94/22.jpg
檔案中的署名是完全一致的。
許多中國論文寫「隽」,不知何故,簡體使然耶?(但簡繁表中未見,且亦有用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