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24 15:44:35我國公務員考選有行政和技術分科
技術分科像是土木營造機械電機農田水利醫學護理藥學等
但是帝王封建或專制時代呢?
大家一般認知的文官考選在隋唐以降逐漸以科舉拔取
可是科舉內容比較跟實務有關的大約就是考策論了 另外
就是因為當時倫理體系的儒學經典 大約可對應到當代的
法律方面 因為和維持社會秩序有實際關係 官員在斷案子
和地方族長斷案子 即使有法條 法條的解釋所引的基礎
還是來自"聖人的教誨"
可是天要下雨黃河要氾濫 可不是對著黃河朗誦聖人的教誨
就有用的 雖然說有吏員處理這些具體的技術事務 吏員的
"專業考核"可有制度?
再者 最終決策還是官員 難道官員方面歷朝都沒有科學技術
方面的考核或專門職位?
另外 立法校定和解釋天象的欽天監官員如何考選? 醫官呢?
當文官無技術專業時,除了依靠吏員,另外就是自聘幕僚即使是個縣長,一般也要自聘法律與稅賦的師爺啊
古代有相應的世家和群體,比如建築業的樣式雷,法政的紹興師爺等等。培養方法都是以帶學徒方式。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2-24 18:06:00醫官是一慣傳承或經推薦,通常都是有開業的才能被徵聘農田水利是一般學堂都必修的,但官員會尋找特別專精的。任職技術類的大多是從基層開始學,歷任上來剛好做主管。早期會有世家的狀況,例如大禹老爸也是治水的,所以他爸搞崩換他來搞水利。司馬遷老爸是太史,他也當太史,家學淵源任命前還是會先面試的,通常當主官都是特別精通才能任命哪些只是蒙學等級的課程,隨著年紀增長, 以四書五經為主基本的數學也會上到,有的人這種程度就要出去工作了,去當算帳本的學徒,相當現在中學等級。強一點的要在經史子集教你讀還要能幫你解惑,因為即使考試內容不出四書五經,能旁徵博引的多的上榜機會更高。水經註、孫子、齊民等等技術學書大概在這時侯教,其他的書院不曉得,白鹿洞肯定有的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萊茵哈特)
2016-02-25 13:41:00清末的劉鶚不就是懂醫學又懂天文/算術以及水利工程的"技術官僚"讀書人?我覺得其實古代能者很多,不是所有讀書人只讀四書五經.更不要提其實考科舉只要會寫八股文就好,就像今天準備GRE 作文那樣可以直接練習作文.連四書五經都不需要熟讀
作者:
fku5566 (法克尤五六)
2016-02-25 19:28:00專業文官是英國開始,中國六部制度下除了八股文外是有其他專業技術官僚存在,但沒有制度體系培養跟開科取才,英國把考試取官改進出常任文官和技術官僚,是真正影響現代政府運作,中國沒有精細分科化是科舉文化、社會需求不同進入到工業社會才會有「專業分工、技術官僚」系統規模的出現的必要。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2-25 22:13:00有中英文專書談這類題材的嗎? 可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