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官職的問題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8-03-17 23:09:27
※ 引述《ch4389411 (水蛙)》之銘言:
: 「官無定額,員無專職」,官是官,職是職,官位不過是一種品味,並沒有實權,許多官
: 吏位居某一官爵之上,卻不曾負起該官爵的職責,只是坐領乾薪,並沒有實際貢獻。請問
: 這是說明哪一朝代的特殊現象?
: 選項給A漢朝B唐朝C宋朝D明朝,正解給C
: 寫題目做到這題完全不知道從哪邊解出 求解
因為書都不在手邊,
憑印象簡單回答一下,
如有錯誤請版上先進指正。
先不說這樣的題目考選擇題、考中學生適不適合。
(我自己的觀念是非本科系專攻宋史的,根本沒有必要評量這個知識點)
就學理上來說,
這題目的毛病在於題幹的描述就有失精準,
把所謂的「官」視為一種「品位」(官品),
然後說很多「官」沒有實權、坐領乾薪,
這樣的意見大概還停留在60、70年前的學界看法。
但這種意見其實是拿漢代制度看宋代,
認為品位與職位一定要有相對應的連動關係才合理,
故對宋朝的制度加以批判。
而忽視了宋代官制其實源自於唐宋之際,
歷代政府因為實務上的需要,
所發展出來的「寄祿於階」的階官制度文化。
原文題幹中所提到的「官」,
並不能視為「官品」、「品位」,是專指「階官」,
而「官品」與「階官」在宋代制度上是有不同的意義。
簡單來說,
在宋代「官品」如漢唐時期一樣是象徵著政治地位的高低,
最明顯的具體例子就在朝儀時,文武百官原則上會依官品高低排列。
但「階官」就不同了,它還代表了這一個人在朝中資歷以及俸祿的高低,
在同一官品中,可以存在著數個階官,
藉此容納政治地位相同、但資歷深淺不同的官員,
被根據其仕途的「資格」給予不同的俸祿。
用今天台灣文官制度來比喻,
古代的「官品」如同今天的「職等」,
而「階官」的功用之一,則如今日台灣文官制度中的「俸額(俸級)」,
只是今天公務員口中的「五本五」、「六本一」,
到了宋代則是用實際的「階官」官稱取代而已。
那麼接下來或許有人想問,
為什麼宋代要用那麼麻煩的做法?
為何不直接用數字表示俸級就好了呢?
這跟問題就牽扯到「階官」另一個沒那麼明顯的功能─ 「職系」。
根據《宋史‧職官志》對百官「敘遷」制度的相關記載,
哪一個階官在經過循資、考課後,
能遷往什麼樣的階官是有常態性的規定。
這種作法,就如同今日台灣文官制度中職系的概念,
不同職系之間要各自有不同的人事運作方式及升遷管道。
最具體單純的例子就是宦官(內恃),
只要是宦官原則上都只能在內恃的階官體系內升遷,
在皇帝沒有特恩的情況下,
宦官從小祗候最高只能幹到內東頭供奉官,
要能獲得刺史以上的階官都是少數的特例。
文武官就更複雜,光武官就分以下三種:
1.節度─使臣體系(武選官):接近現代的軍官,常負責基層軍事行政、財稅事務。
2.客省─通事舍人:專門接待外賓的特殊群體,被歸在武官是因為五代的傳統。
3.禁軍軍職:在基層軍隊中帶兵,負責實際訓練跟作戰執行,北宋早期還滿多人
就一路從軍職體系中的小指揮使一路幹到步軍或馬軍都指揮使,
最後轉節度使或觀察使。
文官我真的背不太出來就不另外列了,
但基本上去看宋史記載一般文官的仕途,
就會發現搞財政的大多從基層就搞財政,
擅長司法的大多從中級開始就在司法相關的階官中遷轉,
文章寫得好的就會去中央擔任皇帝小秘書(學士)或言官。
宋代這種「階官」制度其實跟唐末五代變局有很密切的關係,
原因在於唐末五代政治情勢常常變來變去,
五代歷任的統治者很難規劃一套員額固定的政府組織,
來應付不時發生的政治或財政危機,
所以最後出現了宋代這種階官、職官與差遣三者,
可以在一定範圍內任意組合的人事運作方式。
這種制度的好處是比較彈性,
比如說某州發生重大的災害或軍事危機時,
在宋代可以直接派有經驗的執政大臣在階官無須改變的情況下,
讓他擔任該州的知州來解決危機,而不會虧待到這位大臣既有的政治地位與權益。
壞處就是很容易雜亂無章,長久下來不好管理,
搞到宋初就必須分設四個單位來,管理不同的階官敘遷體系。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元豐官制改革,
改革者花了很大的精神去簡併這些階官以及敘遷管道。
不過不管怎麼說,宋代並非是如上面那題目所說的用制度養了一堆尸位素養的官員。
很多制度即使從現代的角度來看好像很荒謬,
但在當時的時空脈絡下都可能有它當時的合理性。
而對我來說,嘗試去體會這種合理性,就是讀史的樂趣所在。
如果這個主題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以下書籍:
閰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
《品位與職位
作者: kuninaka   2018-03-17 23:23:00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18-03-17 23:35:00
官品是指官等不是指職等,職等是西方職位設計下引進的官等又稱品位制度,是中國傳統設計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8-03-17 23:37:00
台灣的「官等」是指出身,古代的品位比較接近現代的「職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18-03-17 23:38:00
76年後兩制合一以後才有官職等並列的設計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8-03-17 23:38:00
等」,現代官等中的「簡、薦、委」只是取得資格的方式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18-03-17 23:41:00
以前公務員體系分兩種制度,有職位制和品位制度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8-03-17 23:41:00
人事行政局1969年引入西方職位分類時,主要是引入職系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18-03-17 23:52:00
職位分類垂直劃分就是職等,水平劃分職系是同時引入大概懂意思,官等的概念會隨時代制度設計而變動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03-18 06:21:00
不過西漢跟東漢這概念也發生很大的變化,東漢到魏晉又大變尤其近幾年簡牘大量出土,很多地方都更新不少,尤其在制度史跟經濟史,制度史的地方制度受惠最深如果我選的話,我覺得漢代也能算進去
作者: ch4389411 (水蛙)   2018-03-18 07:49:00
看來這題確實困難 感謝解答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8-03-21 20:3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