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bart (凱巴特)》之銘言:
: 幾年前看過維基百科後,埋在心中的疑問
: 音標系統,例如英語系國家的DJ音標,以及日文的假名
: 這些都會標註主要文字的讀法
: (韓文我沒學不清楚,讀音是否跟文字形狀有關有請板上韓文系的大師回答 XD)
: 至於中文,別看我們用注音用的很開心很順口
: 注音符號實際上是中華民國建國後,由章太炎針對常見中文字進行編寫的音標系統
: 1918年才正式發布於中國
: 到了1949年中共建政後,因為實施漢字拉丁化的關係廢除了注音符號
: 現在的中國用的是漢語拼音,和羅馬拼音類似都是使用英文字母進行音節註解
: (現在給外國人看的特定地名,於臺灣大多也採用漢語拼音)
: ※我記錯了,把漢語拼音當成通用拼音 :p
: 問題:
: 為何中文直到民國建國前,都沒有發展出音標系統?
我們先看一下英語音標:
一般表音文字不太複雜,一個字母一個音節對進去就會念了——才怪。
大家在學英語時一定看過各種-igh、-tion、island的s無聲、knight不用念k、
doubt沒有b、Mississippi到底要s幾次的各種讓人想撞牆情況。後來的英語使用者也
面臨到相同的情況,即使他們本來就會說英語了,但是在學習認字和拼字的過程中還是
很難理解這類拼字法。
於是,字典的編者就開始在單字後方增加「音標」,用特殊的符號來強調該發什麼
音、母音要長還是短。好讓讀者知道自己平常在念的單字就是書本上的這個字。
事實上,第一本韋氏詞典於1828出版,比中華民國早不到100年。
回到漢語(總稱,理性勿戰):
正如PrinceBamboo說的,漢字是語素文字,也就是說每個字都有至少一個語音。同
時也代表這個字可以拿來當狀聲詞。《詩經》就是一個喪心病狂的例子,像「關關」鳥
叫聲、「習習」風聲、「喈喈」水聲、「發發」魚躍聲、「陶陶」馬叫聲。這些詞彙都
只是單純的描寫聲音,卻沒有和造字的本義有所聯繫。
而漢字也有一個顯著的特色叫做「老師這個字怎麼念」,而且隨著語音變化,形聲
字的聲符也越來越靠不住。
有種很簡單的方法叫「直音」,常常出現在漢代的注疏上以「讀為」、「讀若」的
方式呈現,直接用一個常用字來標明冷僻字的讀音。
東漢的揚雄寫了一本《輶軒使者絕代語譯別國方言》,簡稱《方言》。他整天蹲在
皇宮前,問各地被派來站班的衛兵「你們那邊的XXX怎麼念啊?」然後就把聽到的字
音用當時的通用語寫下來。有時發現跟某個意義相近的字音一樣,就直接寫上去;如果
找不到聲音相同、意義相近的字,就隨便丟個同音字上去。
比如有段這麼說:「逞、苦、了,快也。自山而東或曰逞,楚曰苦,秦曰了。」即
是說明山東(函谷關以東)人用「逞」這個音(漢代通用語音)來稱呼「快樂」這個
概念;楚地和秦地則分別是「苦」音和「了」音。這三個字純粹只記錄音,與「逞性」
、「痛苦」和「了結」無關。
佛教傳入中國後,人們開始翻譯佛經,接觸梵文。梵文屬於表音文字,明白區分了
元音和輔音。而單音節且不區分聲韻的漢字則沒有這種現象,這讓漢人注意到了聲韻的
存在。於是反切就這麼發明了。
反切的具體模式則是取兩個字分別表示該字的聲母和韻母兼聲調。比如今天我要用
反切來表示國語的「酸」字,就可以取ㄙ聲母的「森」字和ㄨㄢ韻一聲的「關」字作為
反切上下字,即「森關切」。
發現聲韻之後漢人開始有點玩上癮,魏晉南北朝時代就頗喜歡用雙聲造句,就像今
天有人無聊講出「姆咪姆咪沒門面,磨米糜」這種無聊話一樣。
當然,反切還不是最完整的音標系統。但是已經10點了我有點累。
所以最後請竺老師唱一下平聲韻目歌,在可能有的下一篇可能會講到。
https://youtu.be/6AES-r1U6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