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福島與山口,彼此記恨了150年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8-09-04 20:41:29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68&nid=10528
「戰東西」算什麼?日本福島與山口,彼此記恨了 150 年──
日本作為一個列島國家,各地區因為交通跟地形的原因,發展出不盡相同的文化。其中「
縣民性」是日本人最常討論的議題。如同台灣常常戰南北,日本各地不同的文化差異,也
讓每一個縣都有自己的特性。
舉例來說,日本東北的縣民往往被認為有不苟言笑、很能忍耐的性格。大阪人愛搞笑、京
都人有文化不說,像是九州人,大多被當成豪爽卻大男人的九州男兒。沖繩則是具有不同
於日本內地的「美國性格」,著名的「沖繩時間」就是一例。
這之中,也有各地區的恩怨,比較為台灣人所知的就是關東、關西的對立,大阪與東京的
特殊情節。但談到縣民性,許多日本書籍都會特別提到「福島會津人討厭長州人」這個特
殊卻鮮明的印象。
位於東北的福島,就是在東日本大震災中受創嚴重、引發核災而為台灣人所知的縣,而長
州也跟台灣有特殊的關係,長州就是山口縣,當年割讓台灣的馬關條約就是在山口的下關
市簽訂。
稍微有點地理概念就會知道,福島跟山口這兩縣,已經是日本本州島最靠東西兩面邊緣的
最西跟最東兩縣了。這兩個從地圖上來看,似乎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縣,為什麼會有這樣
的血海仇恨呢?今天我們就一起挖掘屬於福島跟山口兩縣的恩怨情仇。
1986 年,位於山口的荻市向福島的會津若松市提出締結姊妹市的邀約,這看似城市間稀
鬆平常的邀請,卻引發福島縣民激憤的抗議。而就在縣民抗議下,會津若松市拒絕了荻市
的邀約,雙方市長甚至有個不成文的「習俗」,就是互相不握手──怎麼回事?
從邊緣小縣,一躍成為「政治大縣」
故事要先從山口縣說起,山口這個縣,從今天來看似乎只是個鄉下地方,卻產出了最多的
日本首相,日本初代首相伊藤博文跟今天的安倍晉三總理,都是山口縣出身。能成為政治
大縣,也是或許能說多少也是因為地域間的歷史恩怨。
1600 年,日本發生關原之戰,這場戰爭奠定了德川家康平定天下的局勢,而西軍大將之
一的毛利輝元被褫奪大部分封地,僅留下山口縣這一小塊領地。至此,戰敗的毛利長州藩
抱著臥薪嘗膽的心情,無不等待著向德川幕府復仇的機會。
在日本有一個軼聞,每年新年時節,長州藩的家臣在賀年時,都會偷偷地詢問藩主:「大
人,今年是倒幕的時候嗎?」到幾百年來長州藩主的回應都是:「時候尚早。」
終於過了 300 年,隨著西方列強向日本叩門,被迫開國的幕府也面臨了動盪的局勢。長
州藩跟為於今天九州鹿兒島的薩摩藩組成了薩長同盟,成為了反對幕府的堅強同盟。
會津藩,幕府最忠實的支持者
另一方面,會津卻有著跟長州完全相反的故事。會津松平家的第一代當主保科正之,是德
川家過繼給保科家的養子。他的長兄就是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家光十分看重
他,將他封在了陸奧國會津藩。
死前家光將正之叫來病榻前,吩咐他一定要好好輔佐自己的兒子德川家綱,於是重情重義
的正之,把「支持德川幕府」寫進了家規中。他在家訓的第一條寫下了:「會津藩是為了
守護將軍家而存在的,若有藩主膽敢背叛將軍,家臣絕不可跟從。」
因此,守護德川幕府成為了會津藩上下的「信仰」。就這樣,歷史的洪流不斷地推進,讓
「世世代代想推翻幕府的長州藩」,跟為了「一心一意誓死要守護將軍家的會津藩」,在
幕末這大時代中碰撞,擦出了難以抹滅的火花。
戊辰戰爭爆發
薩摩跟長州兩大雄藩,因為長期處於日本邊緣,受幕府控制相較其他地區為輕,對外交流
機會較多,因而吸收了許多西方列強的知識。隨著明治天皇的登基,這些倒幕派也找到了
機會。1868 年新年前後,倒幕派把持的朝廷逕自宣布「大政奉還」,要求德川幕府交出
征夷大將軍的官位跟領地。
這舉動讓德川幕府十分震驚,支持幕府的會津藩、桑名藩以晉見天皇為名義,進軍京都,
然而卻被倒幕的薩長同盟以新式的武器跟軍制優勢擊敗。這之後被劃歸為「朝敵」反抗天
皇、不得民心的幕府軍,兵敗如山倒,同年 4 月,德川幕府看大勢已去,讓江戶和平開
城,大將軍德川慶喜則被軟禁。
而在東北的會津藩仍然謹守著數百年來要為將軍家盡忠的武士道信仰,會津部隊撤離江戶
後,退回東北,在會津城死守,期待能武力反擊新政府軍,重振德川家。為了重振頹勢,
會津藩將男人依照年齡分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部隊。其中白虎隊是由青少年組
成,年紀最小的隊伍。
然而新政府軍不斷的勝利進軍,也代表著會津藩噩夢到來。會津的男兒不斷在戰場上犧牲
,政府軍攻入市街後,平民百姓驚慌地逃離下,互相踐踏而死。城池陷落後,駐守在城外
郊區的飯盛山,由少年組成的白虎隊,看到主城失守,大勢已去下,為了盡忠便集體切腹
自殺。
隨著會津藩潰敗,在東北地區其他支持幕府的藩主們紛紛投降。但這卻不是事情的結尾。
由長州藩組成的政府軍進入會津城後,由於長期的對立以及會津藩在初期對政府軍的反抗
,讓政府軍懷恨在心,為了洩憤,即便戰勝,政府軍仍洗劫了會津城。強暴、搶劫與虐殺
等報復事件層出不窮。
根據半藤一利的《幕末史》一書,政府軍甚至不准村民收屍,導致了嚴重的傳染疾病,而
會津軍也從原本的「官軍」,被貶低為「賊軍」,福島出身的人也更此在新政府難以被重
用。
那場從未結束的戰爭
這樣的仇恨至今仍深深地烙印在福島人心中,許多福島老人,常常聊天時談起:「那場戰
爭,我們打輸了不明所以的日本人還會以為是在談第二次世界大戰,殊不知老人掛念的卻
是 150 年前的戊辰戰爭。
今年也正好是明治維新 150 周年,日本各地都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紀念這個日本近
代發展重要的基礎起點。幾乎日本每個縣的博物館,都以明治維新為主題,籌辦相關的展
覽;甚至遠在海外的中國與韓國,都有有關明治維新的相關回顧討論。
然而,在日本,卻有一個地方好像活在平行時空一樣,街道上看不到任何有關「明治維新
」的字眼。
那就是福島的會津。對於會津人來說,明治維新不是國家強盛的根基,而是那場戊辰戰爭
的敵人勝利後的狂歡,也代表著屬於會津人的歷史傷痛。即便過了 150 年,那傷痛仍深
深存在於會津人的心中。
以至於即使到了當代,當荻市代表當時無奈地說出「再怎麼說,那場戰爭已經過去 120
年(時為 1986 年)了」時,會津若松市的代表仍悍然回道:「才 120 年而已,還有另
一個 120 年沒結束呢!」這場戰爭,甚至讓山口縣出身的安倍晉三,在 2007 年選舉時
向會津鄉親道歉:「我的祖輩在那場戰爭帶給大家的痛苦,我在這裡誠摯的道歉。」
或許有人會覺得會津人未免「太會記仇」,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本人對歷史的態度
也值得思考──也就是允許看似需要團結的國家中,可以有不同歷史記憶的存在。這樣的
歷史不會因為站在時代浪潮的反面而被抹滅;至今那些以身殉國的白虎隊精神,仍在福島
人心中傳承──但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吧!每個族群對同一個歷史事件,本來就會有不同的
記憶跟感觸。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這系列文章,歡迎你到我的專頁點個讚追蹤,你的支持會是咱持續挖
掘好故事的動力唷!
參考書目:《現代日本的形成:空間與時間穿越的旅程》,遠足出版,2018.08。
執行編輯:賴冠穎
核稿編輯:林欣蘋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18-09-04 20:53:00
關於文中提到政府軍不准村民收屍這件事去年新發現的史料顯示事實可能並非如此https://goo.gl/WUPCK7 河北新報 2017年10月03日<戊辰戦争>戦死の会津藩士「半年間野ざらし」定説覆る「降伏直後埋葬」示す新史料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8-09-04 21:17:00
如果是文章的話可寄信給作者更新資訊 不過這是書摘...
作者: kiuyeah (kiuyeah)   2018-09-04 21:17:00
150年前台灣泉漳客番天天在械鬥 今天都沒人記得了
作者: HAHAcomet (值得信任的彗星小天使)   2018-09-04 21:17:00
福島人還很討厭伊達政宗 連帶不喜歡宮城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8-09-04 21:28:00
山口縣可以酸說我都賠了這麼多錢了還不夠嗎?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18-09-04 21:52:00
自家人村鬥死幾千人也可以記仇怎麼久,皇民都忘了祖先被屠數十萬人了。
作者: c22748872 (嚕嚕喵)   2018-09-04 22:54:00
我記得我看過資料說二戰投降會津人還出來慶祝"薩長政府倒台啦"的這種程度 我要去找一下是在哪看到的哈哈
作者: savvik (Essay)   2018-09-05 01:31:00
大政奉還是保德川家, 倒幕的薩長是不爽,弄反了喔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8-09-05 03:48:00
大政奉還部分的敘述真的完全顛倒是德川慶喜宣布大政奉還,讓打算武裝倒幕的薩長吃了悶虧薩長聯合朝廷才開會要德川家辭官納地(逼後者反抗)慶喜不抵抗逃回江戶又躲起來叫勝海舟出來交涉談成無血開城某方面來講根本才是倒幕成功的最大推手 (咦?)
作者: iamoldtwo (目標:單手腳離地拉單桿)   2018-09-05 12:56:00
毛利家關原之戰後減封,每年評定時,家老都會詢問:「今年倒幕的時機成熟了嗎?」藩主回答:「時機尚早」,一二百多年後,終於長州籓等到倒幕時機,二百年!忍功一流
作者: purplecake (紫蛋糕)   2018-09-05 13:09:00
反了吧
作者: cluku (汪汪~我是貓)   2018-09-08 20:42:00
慶喜有抵抗(鳥羽伏見之戰)輸了躲回江戶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8-09-12 13:03:00
前文沒講清楚,不抵抗指的就是鳥羽伏見之戰"後"的慶喜
作者: shaojun (吃漢君)   2018-09-14 18:41:00
把大政奉還改成王政復古就比較合理了
作者: gogogygy (開心過日子)   2018-09-20 17:55:00
背景音樂:拔刀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