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浪潮 台生偏好研究台灣史
2018年11月11日 04:09 旺報 記者李侑珊/台北報導
歷史研究為屬地主義,難與政治環境變化脫鉤,台灣社會20年來標榜本土化,學者認為確
實對文史教育造成影響,相較於中國朝代史,台生較偏好台灣史,部分雖肇因於政治環境
的變化,台史較容易研究,史料容易取得,也是導致台灣史在史學界成為熱門領域的原因
。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李功勤表示,台灣社會自前總統李登輝開始標榜本土化,台灣
史因此逐漸在史學界成為熱門研究項目,甚至在10年前,歷史系所課堂上講授228事件,
當時確實可說是一門顯學,如此講學,好似可以打破國民黨的權威,「好像是趕流行,大
家都研究,我也想跟風。」
李功勤也說,台灣史深受學生歡迎,除了來自於外在環境的變化,另一個原因則在於時間
距離現代較近,無論是清末還是日據時代的歷史,相較於朝代史,時間都很短,可運用的
史料好取得,易於研究,不像中國朝代史需要閱讀大量文言文,反之陸生來台之所以青睞
中國史研究,則在於史料在台灣易於取得,並且對於中國近代史的史實討論,兩岸有不同
的解讀,因此想要更多涉獵。
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宇勛也說,歷史研究採取屬地主義,台灣史時間短,只要掌握史料
,便可撰寫,「如水利會、某廟、某神,多為白話文」,他以自己專長的宋史為例,不只
要懂古文,從事研究需要打基礎所耗時間也較長。
(旺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111000148-260309
知道研究台灣文學的不少,但不知歷史系方面研究台灣歷史的是否是多數?
要研究台灣史有現成的取材文獻跟對象
不過台灣史的歷史較短,跟中國史相較下,能研究跟選擇的對象比較限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