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有點厭倦定義問題了
所以我先講一下對這類問題的看法
如果我們已經知道「史實」,或者說「客觀事實」
那麼接下來的「算不算」、「定義」,就是基於一套價值觀、學說或是人們對辭義的共識
舉例來說,客觀事實大概可以是:
「絕大多數在台灣出生的人被自稱是中華民國的政治實體認為是其國民」
但是相關的定義問題大家應該可以想出五六個
要是把上面那個客觀事實定義成「台灣人是中國人」,討論肯定會炸鍋的
隨便找幾個人來測試大概就知道這類問題有多少難搞的狀況
亞歷山大帝 尤利烏斯.凱薩 拿破崙.波拿巴 瑪莉.居禮 阿道夫.希特勒
當然,李家同可能不會覺得難搞
在我看來,「XXX是XX人」這種說法純粹是為了給人基本認識
是否精確、是否無誤並非重點,重點是要讓人有印象、共識、可以討論的基礎
在討論之前,建立一套定義的共識或是表達自己的價值觀
充分表達之後知道對方的立場,照理就可以討論了
當然如果討論主題就是定義那就很累了
所以一般我們會有「史稱」
「我現在不想跟你討論那個476年以後佔據東地中海的政權叫什麼,我就叫他拜占庭」
大致就是這麼回事
回到「XXX是不是XX人」的常用解法
簡單來說,「現代人是否為某國人」,要考慮國籍法、國際地位或身分認同
而「古代人是否為現代某國人」,這種命題本來就很奇怪
如果這個現代國家當時就存在,那就照樣參考國籍法和身分認同
如果當時不存在這個國家,那理論上「否」、民族主義上「是」
至於在面對簡答、單選、是非題的考卷或是李家同的時候
我會優先回答楚國、其次是中國,不要跟分數過不去
至於莫札特,我會說他是羅馬人(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