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我有興趣。
歷史與政治的關聯度是個大題目,直接聊好像很困難。所以想分幾個小標題慢慢聊:
1.政治是什麼?
在討論之前,我覺得可以先嘴砲一下什麼叫政治。
依照孫大砲的定義,「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何地無人?何處不需管理?依照這個
定義,政治幾乎無所不在,中午吃午餐要不要揪同事←大概就已經是政治事件了。
真不愧是孫大砲,地圖砲一發,政治無所不在。如果依照這個定義,歷史怎麼可能跟政治
沒有關聯呢?
但這是我們所預期的答案嗎?會不會覺得怪怪的呢?如果這麼極端,大家都讀政治系就好
,為什麼要分歷史系、法律系?在這個時候,可能需要先反思一下學術是什麼?
2.學術的層次
大抵來講,學術研究,不外是遇到問題時,探究問題背後的原理,進而解決(現在或未來
的)問題。其實學術活動本身是個動態的過程,可以用「理論」與「應用(實際)」當作座
標來理解:
(實際)發現問題→探究原因(理論)→解決問題(實際應用)
如果只看實際,沒有辦法進到理論的層次,大概只能提出「這是什麼?可以吃嗎?」這種
程度的問題。相對的,如果只有理論,跟現實世界沒有關係,其實就只是妄想。
3.政治與學術的關係
如果有了上面的認識,學術與政治的關係就可以用不同層次來理解。一般學術活動的層次
愈靠近眾人,就愈可能涉及所謂「眾人的事」,從而就愈可能與政治產生緊密的聯結;反
之,當學術活動的層次邁向抽象的理論,當它脫離了眾人,就很可能跟政治脫離。
例如,物理學研究原子運行,這時候看起來似乎跟政治沒什麼關係。但當這項研究開始涉
入如何使原子核分裂或核融合在特定區域發生,難道還不夠政治嗎?臺灣似乎曾經嘗試從
事這類研究,結果設備還被美國人拿走,難道還不夠政治嗎?
4.歷史的層次與政治
我認為歷史也與其他學術類似。(說到底,又有哪個學科不類似呢?每個學科都跟哲學可
以掛鉤啊!)如果歷史是研究過去所發生的事情的學問,不就是在探討過去曾發生哪些事
件(實際)、這些事件的關聯是什麼(理論)、還有未來可能會怎麼進展(從理論推論未來的
實際)。所謂鑑往知來,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而所謂史料,就是過去事件的殘存痕跡,
所謂史觀,大概就是理論啊。
只是歷史又比其他學科麻煩一點,它的許多理論(史觀)本身就涉及了眾人的事(涉及人們
活動交互影響的理論),在建構宏觀的史觀的時候(例如:這本書的內容範疇要包涵些什麼
),其實本質就已經很接近政治的範疇;反而是史料的搜集,因為當事人大都已經亡故,
反而可能跟現實的政治沒有強烈關係。(當然這只是泛論,其實在挑選與鑑別史料的過程
中,就已經需要史觀的慧眼了。只是這類史觀大多都屬於考據學範疇,胡適之的最愛,跟
現實政治關係不大。)
5.歷史與政治應該保持什麼關係呢?
歷史與政治大概很難完全沒有關係,但是依照對岸文革的經驗,「政治掛帥」似乎肯定不
是大家想要的。我個人認為理想的模式應該可以參考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顧名思義,「資治通鑑」這本書編成的目的就是為了政治。但是它本身卻做了很多有趣的
工作:
a.司馬光做了「考異」,因此提升了整套書的可靠性。
b.司馬光的評論以「臣光曰」獨立呈現,讓人能從另一個高度,可能可以站在巨人司馬光
的肩膀上,看的更遠。
即使對司馬光的政治立場不同,讀司馬光的著作,依舊可以讚賞他是個偉大的歷史學家。
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正面、而且實際的例子。歷史研究不可能脫離政治,(如果脫離政治
考量,誰給司馬光補助?如果沒有政治抱負,又有誰肯花19年的光陰埋首編書?)但是重
視實際考據、評論有據,它的貢獻很可能遠遠超越自己的政治意見,成為史書的典範、未
來研究的基石。
但如果只有政治的意圖,就不能算是學術研究,也就不用提歷史研究了。極致的展現,可
以參考文革時期的精采豐碩的成果,充分呈現了「政治掛帥」下,大家寫出來的東西可以
多麼有趣、又多麼令人唏噓。
6.歷史課綱的選擇
Err... 因為看起來這涉及群體意識的形成,我覺得這可能近於純粹的政治事件了,它的
對錯還是交給選票來論斷比較實際。我個人認為光用討論的不容易得出結論。加上小弟較
為不敏銳,對於民意的流向不太會預測,就不多談了。
小結
一不小心寫好多,好像涉及很多問題,其實我不是歷史研究者,也不是哲學家,不知道前
面寫的有沒有嚴重的邏輯矛盾?若有,只好請大家海涵了。
我個人的看法:歷史研究不可能脫離政治,但是如果只有政治意圖,就不能算是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探討的是各種事物背後的道理。當歷史論述脫離了史料與邏輯,剩下的就只是
叫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