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dhws (sdhws)》之銘言:
: 傳統上君主體制不論有無實權,大多會被認為會採取世襲的方式產生君主
: 然而在歷史上卻有所謂的"選舉君主制",其君王至少在形式上是透過選舉產生
: 既然這樣,和總統制本質上的區別是什麼?
: 為何所謂總統制算不上選舉君主制?(唯一例外,阿聯元首雖是總統,但仍被視為君主制國家)
: 是總統制有任期限制且不能世襲,而選舉君主制之候選人常有世襲貴族身分嗎?
: 然而在歷史上採取總統終身世襲制的國家並不算少
: 例如十九世紀時巴拉圭的羅培茲父子,他們的政權最後亡於巴拉圭戰爭
: 又譬如20世紀的杜瓦利埃父子,維基百科甚至稱其政權為"杜瓦利埃王朝"
: 以上兩個政權都是獨裁政權
: 至於選舉君主制,即便候選人亦不可世襲者有教皇國(還有今日的梵諦岡)
: 還有波蘭選王制
: 至於任期部分,馬來西亞西亞最高元首雖然為地方君主,然而每任任期為五年
: 五年後就必須輪替,至於安道爾因為其中一位大公是法國總統
: 所以同樣也受任期限制,而安道爾今日被視為民主國家
: 馬來西亞在民主指數上,也和我國一樣被評為部分民主
: 既然在形式上都是透過選舉產生,並且任期長短,世襲與否,民主與否都不能做為區別方式
: 是否擁有實權也不是評斷方式,例如安道爾和馬來君主並無實權,而總統也可能權傾天下
: 那這兩者之間的區別為何?
: 總統(阿聯例外)與選舉君主制的君王本質上的差別是什麼?
: 我在quora上看到有人提到:
: 所謂君王在歷史上大多包含了宗教上的神聖性
: 譬如近代以前的歐洲及中東國家常提及君權神授,更古老如埃及則是將法老視為神明
: 同樣的概念一樣出現在東亞,印度,乃至殖民前的美洲和非洲跟大洋洲
: 這種宗教性質的神聖性,至少在形式上仍影響著今日的君主國,即便該國不被視為神權國家
: 譬如在國歌仍會有"上帝保佑吾王"
: 天皇在神道教裡被視為天照大神的子孫,泰王在宗教上也賦予諸如守護者之稱號
: 而由美國發明的總統制,或其他共和制的執政官等則是屬於人類契約的性質
: 除非是立定國教的神權共和國,否則大多和宗教的關聯較淺
: 換句話說,當一個國家從君主轉變為共和時,除非轉變為神權共和國
: 否則大多包含了弱化宗教在政治上作用的意涵
: 大家對這一說法認同嗎?
: 或是說這只是純粹該國在法律上稱謂的問題?
一點淺見:
選舉君主制與選舉總統制最大的差別是,選出來的人是"形式上"代表誰的意志。
你提到的教宗選任與神聖羅馬帝國(選帝侯制度),這兩個例子所選出來的人,
都代表某群人所代表的意志,通常這群人就是統治集團。
而選舉總統制所選出來的人,在形式上,則是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當然公民身分在歷史早期也不是所以的國民都有。)
不管是台灣早期戒嚴由國民大會的國大代表"形式上"所選出的總統,
與美國的選舉人制之間接選舉;或是台灣現在的總統直選,都是公民意志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