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漢天子雖然被各軍閥遙尊,但只是作為供起來的樣板,
各軍閥常常找人表奏自己或表奏盟友為這個官那個官。
可是我想了解這種表奏官職的層級細節。例如:
雖然是虛應故事,但表奏者能虛應故事到(以極端假設情況為例)把對方原本的官職
提升到非常高官職嗎?
比如說假設當時某大軍閥張三是徐州刺史,某中軍閥李四是(揚州)吳郡太守、某小軍閥
王五是(豫州穎川郡)許縣縣令,互為盟友。
表奏對方擬任的官職大小,要不要配合自己原有的官位份量或對方原有的官位份量?
以不顧自己或對方官位不高而言而去表奏超高官職的話,例如:
許縣縣令王五能表奏吳郡太守李四為大司馬,甚至吳公、吳王?
或吳郡太守李四能表奏許縣縣令王五為太傅,甚至許公、許王?
在漢末的成文法或不成文法裡面,就世人的觀感而言,對如果有軍閥要這麼做會不以為意
嗎?
ps.若以不逾越表奏者自己官位高低與被表奏者的官位高低的話,則例如:
徐州刺史張三表奏許縣縣令王五為穎川郡太守。不論王五原本的官位或被表奏的官位都比
張三的官位低。
越後期越是走程序給朝廷建檔而已。朝廷不批不妨礙自稱。觀感越後期越輕,漢庭權威越低。前期相反如不走程序,就是連表面功夫都不做,完全否定漢權威
作者:
Morisato (螢ã¡ã‚ƒã‚“)
2021-09-30 20:24:00太傅、大司馬這種中央的高官要能上任再說
上表走程序對於軍閥手下的士人和庶民有安撫作用。所以曹丕封孫權吳王直接幫孫權和手下庶民建起君臣人身關係。詳情去看三國誌劉曄的話。走程序對統治有用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9-30 22:14:00例如荊州刺史劉表上術為南陽太守 袁術又表孫堅領豫州刺史..惟前者刺史品秩較太守低 不曉得是否因同一州而得如此?至於後者應以後將軍身份表的?另雖左將軍劉備 表孫權行車騎將軍 但據《宋書》表示 無都督職的孫權之車騎 與雜號同
刺史品幟比太守低?那改成州牧好了 我意思是大軍閥是一州之長~此外 表奏的官職當然不是真的要被表奏者赴馬上任~所以是不是在中央與是不是在勢力範圍內似乎無必然相關~左將軍劉備的身份能表奏南昌侯孫權為吳公甚至吳王嗎?
作者: za755188 2021-10-01 15:34:00
劉度表邢道榮為車騎將軍(誤
"左將軍"劉備表"討虜將軍"孫權為"大將軍" 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