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
2021-10-02 12:29:22※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銘言:
: 以前上國文課忘記問了,但當時就很好奇...
: 盛唐詩派有一個勢力龐大的邊塞派,其中的名詩人有高適、岑参、王昌齡等人
: 一般不歸類為邊塞詩人的王維也寫過許多邊塞景色,詩聖杜甫也有許多描寫徵兵的名作
: 盛唐時期應該是唐朝國力大盛的時候,為什麼有許多詩人有戰爭、邊塞經驗?
: 譬如杜甫的兵車行好像就不是因為安史之亂寫的,網路上查到資料是因為天寶年間朝廷不
: 斷對邊塞用兵而寫的。
我挺喜歡唐詩,閒聊一下盛唐邊塞詩吧:
1.唐詩分期:
一般唐詩會分成四期:
初唐:618-712高祖-睿宗
盛唐:713-765玄宗-代宗(永泰元年)
中唐:766-835代宗(大曆元年)-文宗(太和九年)
晚唐:836-906文宗(開成元年)-昭宣帝
盛唐其實是唐朝由盛中衰的時期,
特別有名的盛唐代表詩人,
如李白、杜甫,都經歷過安史之亂,
杜甫的代表作很多都是安史之亂爆發後的作品,
「國破山河在」之類。
2.邊塞詩
邊塞詩的背景,其實是盛唐「武功」的展現。
唐玄宗安史之亂前,唐朝的武力其實是往外發展的,
如果要討論唐朝的「邊境」是否平靜,
不可忽略的是唐朝的邊境與其他朝代不同。
對其他朝代來說,「大漠」也許算是境外;
對盛唐來說則是本國境內。
加上唐玄宗中後期漸漸好大喜功,
許多唐軍就會往廣大的西北移動,
這些地方都成了盛唐人的生存空間。
其中軍中不乏詩人,
如岑參在杜鴻漸幕府、
高適是哥舒翰書記。
這大約就是邊塞詩的背景。
3.
王之渙出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維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的田園詩很有名,
但他寫邊塞風情也很有味道,
優雅型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