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unny16 (陽光哥)》之銘言:
: 如題
: 有什麼人物經過多方考證後
: 完全逆轉了從前的評價嗎?
: 像是為了貶崇禎而無腦誇大閹黨的治國本領、刻意去捧趙構的政策黑岳飛、見不得劉備人
: 品之高而故意興起的陰謀腹黑論這些都不得算
: 而秦始皇、隋世祖這樣本來就評價兩極的也不能算評價翻轉
: 我能想到的,就是戰國末年的李信
: 攻楚讓他變成千古笑話,小時候讀的三十六計以逸待勞篇就把他塑造成一個說大話自打臉
: 的形象,用來襯托王翦的小角色
: 可是隨著進入千禧年後新挖掘出的史料考證,李信是因為昌平君背叛而腹背受敵才招致兵
: 敗,當下也不會有任何人做的能比李信好到哪
: 如此李信也就形象翻盤了,變成因後方叛變而失利的背鍋俠,至少現在讀史也不會有人把
: 李信當笑話了
: 有什麼人也是經後世考證評價逆轉的嗎?
最明顯不是雍正嗎?
雍正一開始的形象可是差得很
在清代就有很多惡評
抄家皇帝、愛錢皇帝
這可不是現代人給的評價
而是清代民間就流傳的說法
不然也不會逼得雍正要寫本《大義覺迷錄》自清
雖然看起來更像是自黑啦
否則乾隆不會一上位就立刻全國回收列為禁書
我知道
很多人會說是《雍正王朝》後
雍正的評價才大幅翻轉
可是在史學界
雍正的評價早就跟過往不同
尤其是研究清代財政史學者對雍正的評價都很高
如美國學者曾小萍(Madeleine Zelin)的代表作
《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
整本圍繞著雍正的火耗歸公
如寫出《清代田賦芻論》的王業鍵
對雍正的評價是
〝果敢有為,對於財政上種種積弊己已有深切瞭解,
即位以後,能夠痛下針砭,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清雍正時期的財政改革〉一文中,裡面寫雍正對清財政的5大貢獻
1.整頓虧空、清查錢糧
2.耗羨歸公、禁革陃規
3.攤丁入畝
4.設立會考府(錢糧奏銷,由允祥負責)
5.整頓關稅與鹽務(李衛、鄂爾泰)
這些貢獻成為《雍正王朝》主旋律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