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劍橋中國史的地圖也墮落了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7 22:33:06
※ 引述《hqq (地圖工作室)》之銘言:
: 日前看到劍橋中國史V5宋代卷,發現這個系列的地圖也墮落了。不只是創意變少,遼、

: 、蒙古的北界居然和現在PRC、外蒙國界一致,大理國國界也和PRC、緬甸國界一致,實

: 合理。
: (擷圖我放在這裡)
: https://blog.xuite.net/hqq.hqq/blog/590373414
: https://2.share.photo.xuite.net/hqq.hqq/125427a/20264129/1252531129_o.jpg
: https://2.share.photo.xuite.net/hqq.hqq/12542fc/20264129/1252530235_o.jpg
: 但更讓人憂心的是,我在F B發吐槽文章時,居然說我的文章有言論問題,「無法處理

: 的請求」。看來上面短短2行文字中,必然有F B的關鍵字,這公司更墮落,嘆。
這個問題可以導出一個我沒興趣但可能顛覆大家三觀的問題。
未來的中國史觀!
目前的架構,中國史觀的話語權掌握在中國的歷史專家與掌權者手中。
臺灣人一點影響力也沒有。
不論是被捅or維持現狀,目前也許我們與世界上少數人都能認同臺灣的中國史觀。
未來呢?
我們的記載與史觀可能只會淪為稗官野史。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正統代言人,錯的也變成對的。
除非臺灣獨立or被世界認同是主權獨立國家,臺灣的史觀不論是否傾中,才不會變稗官野

一個國家才能選擇自己的歷史與史觀。
一個省,只能聽從中央政府的安排,中央政府說了算。
換成話說。
如果被捅or維持現狀,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本的出師表才是正版。
我們之前唸的都不算是正版…
這類案例只會越來越多,而且可能變成不可逆的以假亂真,鳩佔鵲巢。
作者: imsphzzz (大法師)   2022-05-07 22:51:00
又在說一些莫名奇妙的東西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7 22:53:00
以前因為我們自認是中國,可以無視這個問題,未來呢?
作者: want150 (張氏的大號令)   2022-05-08 00:17:00
當然 你可以說這是選擇台獨做為意識形態的缺點…不過對我來說 我熱愛中國歷史 希望對岸的學者能在黨的控制下還能出產具有學術自由氣息的文章吧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8 00:28:00
以前的中國歷史我覺得還可以,未來的中國歷史堪憂~連通俗文化的戲劇與藝人言行都規定的很奇怪…有些規定也許荒唐,但似乎有其必要,但劇審改成亂七八糟審劇可以為了政治正確就把歷史架構或主體刪除…歷史為何不會如此?臺灣以前也是這樣玩近代歷史。差別在於,以前國民黨玩,我們還能從中國跟黨外找資料。中國如果這樣玩,很可能就是新文化大革命,新焚書。臺派的不在乎,華派的歷史學者投共或死光,未來呢?中國共產黨說了算,其他的禁止你傳閱或發言,完。
作者: hips (hips)   2022-05-08 01:04:00
台派對於誰抗日有功或南京大屠殺一點興趣也沒有。部分ROCer對於近代史被中國改寫到是頗為悲憤。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8 01:34:00
這就是我說的,未來的中國史觀可能會顛覆現在的三觀!以前中國與中國共產黨,雖稱我們蔣匪,坦承我們抗日主力現在的中國社論、媒體、戲劇、綜藝、甚至官方,改口了!最瞎的還有近代歷史劇中誆稱:共諜從來不搞暗殺這種手段第一次發現共諜的職責是傳教、行善、審查人品…怕再看下去會自己眼睛業障深重,能棄就棄,胡說八道嘛!但中國現在就是這樣洗腦深植人心,未來史觀將淹沒真相。重點是,不管我們政治信仰與價值觀,臺灣人無力回天!你們繼續追捧中國歷史學者,他們哪會理會臺灣意見?
作者: wilson3435   2022-05-08 01:48:00
勝負都還沒定你這麼悲觀誰是正統話語權是看最後誰贏啊第二次冷戰了,我覺得很有機會中華民國笑到最後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8 01:52:00
不是悲觀,是可預見未來一片黑暗不忍直視…早期的中國人與中國學者還會尊重與聽取臺灣專家的意見。以前我Google或維基,查到的都是港臺為主的正文。要查、要確認中國的版本,還要先切換成百度或搜狐搜索。剛剛有點忘記中國版本,Google跟維基跳出來就是中國版本以後可能查不到不說;這只是我知道的冰山一角喔!你們知道哪些文章與歷史也一樣離奇出現不同版本的?諸葛亮寫出師表並沒有簡體繁體問題,為何橫空出現不同?出師表中國可以這樣玩,還有什麼文章不能這樣玩?當你查找不到正版,14億說盜版是正版,聽誰的需要投票?
作者: cksxxb (胖小喵)   2022-05-08 02:44:00
出師表又不是聖經,當然是考古越早才是正版啊
作者: TetsuNoTori (台南空三小鳥)   2022-05-08 02:49:00
重點是人多本來就會壓過人少,但在中國史學界人多的那邊被黨控制以致於正確性堪憂,是這樣吧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8 07:47:00
我不覺得出師表是聖經,但不可能出現兩種不同版本吧?考古越早的不一定是正版喔!還是會有特殊情況…比較麻煩的問題是:中國考古研究未完全透明公開查證困難簡單說就是除非能出示考古考證資料證明,否則~我們無法確認是真有翻案?還是黨說了算?我們台灣人都知道當時抗日的都是國民黨我不會因為討厭蔣開穴就睜眼說瞎話把功勞給共產黨國民黨以前睜眼說瞎話,我們還可以從共產黨資料反證。共產黨睜眼說瞎話,我們要從哪裡拿反證的資料?
作者: gm79227922 (mr.r)   2022-05-08 07:55:00
這個我覺得還好 斷代工程比較蠢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2-05-08 08:16:00
國民黨自己都不在乎了,抗日功勞被共產黨整碗端走他們也是屁都不敢放一聲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5-08 08:21:00
其他我沒意見不過,共諜確實人品高尚呀他們堅貞 熱愛民主與自由面對困難 勇往直前 敢獻出寶貴生命不信? 您點一下這個網站https://www.tjc.gov.tw/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8 08:35:00
樓上示範了,為何中華民國派得不到臺派的支持。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5-08 08:37:00
這個,就我看法,這本來就無法得到支持呀不過,還是願聞其詳,閣下邏輯是?
作者: PeterHenson (尋找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2-05-08 08:46:00
可是認真說 中國掌握中國歷史的話語權本來就必然的趨勢吧我是覺得原po把話講太死了 中國古籍文獻抄錄的時候或多或少本來就有版本差異的問題 你不能說A版本對 B版本一定錯 就好比通說跟少數說的差異一樣我是覺得國外會採用中國史觀這個完全不意外啦 政府自己有在重視這一塊嗎 早期可能有 所以會有杜正勝那一批人 現在估計是沒有了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2-05-08 09:41:00
感謝解說
作者: mikelwg (老頑固)   2022-05-08 10:48:00
臺派不支持就拉倒啊兄弟登山 各自努力 也沒什麼好說「臨表涕零不知所言」是根據三國志本傳 「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是據昭明文選不知道那個時候臺灣有那些學者?
作者: purue (purue)   2022-05-08 12:58:00
台獨但如果世界不承認好像也沒用 終究還是要看中美
作者: PTTHappy (no)   2022-05-08 15:38:00
嘴巴稱台獨台獨啥的去批判台獨 但連台獨定義都講不清楚~中華民國派還是C型台獨咧!批判別人台獨渾不知自己也台獨這就是老中華民國派(不是 中華民國≡台灣 派)白日夢之處以為自己比較高尚 但在中共眼中這些民國遺少也是台獨反動派 先呼悠來聯合嘴砲攻擊台灣政府 若台灣垮了就收拾這群活在白日夢中的反動派蠢蛋~中共史觀中 ROC亡於1949年~這群不立刻向PRC臣服 還嘰歪扛著ROC名號要"統一中國"的反動嘴砲派 也是台獨一夥云云
作者: mikelwg (老頑固)   2022-05-08 16:14:00
您真聽中共的話呢要不要也問問哪個獨派大老 中華民國派跟他們同不同夥?
作者: PTTHappy (no)   2022-05-08 16:17:00
這跟聽中共的話無關~不然中共說不該吃屎 你不聽中共的話就吃屎?老中華民國派作為C型台獨但還在夢中自以為和台獨不一樣 只是群可憐的相濡以沫的過氣遺少~是歷史垃圾堆中
作者: mikelwg (老頑固)   2022-05-08 16:18:00
哈哈 不聽不等於反著聽啊
作者: PTTHappy (no)   2022-05-08 16:19:00
的垃圾觀點罷了~繼續在網上嚷嚷無妨~如同這派願吃屎無妨這類一小撮人堅持己見自爽的世上例子 新納粹分子是一夥大中國思想的老中華民國派是一夥 當初想復辟大清的張勳那幾隻貓是一夥 張勳若活在現在 也可在本板瞎嗶嗶跟民國遺少派爾等一樣呢~~
作者: l81311i   2022-05-08 18:07:00
你說的情況靜夜思好像就發生過了 日本那邊有人說他們的才是正文
作者: JustSad (職業路人)   2022-05-08 19:15:00
除非是古字難辨識,兩派堅信自己的立場不妥協。否則原文不可能有兩種版本,後世抄錄錯誤才可能不同版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