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做清治時期的外來植物引入研究,但有點摸不著頭緒,因為史料實在有點少...
首先是建立植物清單,這裡我不想搞成大工程,所以只用物產志裡出現過的植物
原因很單純:會出現在物產志裡的植物比較重要。
具經濟價值(或者說,歷史意義)的作物幾乎都在裡面,
比對不同方志裡新增的植物,可以大致知道他們甚麼時候引進。
然後把這些植物跟現代植物誌對比,以弄懂它們是原生種還是外來種
但這裡就出現問題了...有些植物現代被歸類成外來種,但史料描述成原生種
而植物誌怎麼認定它是外來種還原生種?
坦白講很多沒有附來源,或者引用的是另一個沒來源的文章/書。
簡單的例子是「刺竹」:
方志描述是「番竹種也、惟台有之」(續修台灣府志)
中研院的文章卻寫「原產於中國大陸東南各省,數百年前隨漢人移居臺灣而被引入」
(〈決戰山林惡地之巔〉,這篇文章簡介生物多樣性中心邱志郁的研究結果)
發生這種狀況就很尷尬,我該信方志還是中研院?
根據時間帶推論引入時間其實也有問題,
寫方志的人不可能把所有作物都寫進去,後面新增的可能是前面漏寫的。
完全能假設這種狀況,所以這方法並不可靠。
如果要較準確地知道引入時間,最好是能透過貿易資料。
曾品滄〈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
他在討論荷治作物引進時能直接拿《熱蘭遮城日記》用,
但清治前期...就我所知沒有貿易檔案能用,或單純我不知道。
現在看到的幾乎都是後期郊商的資料,例如方豪整理過的那些,
作物引入的高峰期是在前期,後期的資料對這個題目沒甚麼意義。
有沒有人能提供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