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 引述《Okutaguramu (八星魔王)》之銘言:
: : 推 Aotearoa: 日本人來到台灣看到早餐店的豆漿,他會說這是「豆乳」 04/07 1
7:
: : → Aotearoa: 視為同樣的東西沒問題啊 04/07 1
7:
: : → Aotearoa: 還是有人會說:不,看起來很像,但加熱跟過濾順序不一樣 04/07 1
7:
: : → Aotearoa: 所以這杯不是日本的豆乳,而是台灣的豆漿。??? 04/07 1
7:
: : → Aotearoa: 搞這麼麻煩?他可能一臉問號你在說啥? 04/07 1
7:
: 可問題是豆奶和豆漿是兩種東西啊....
: 台灣人講的豆乳是指豆腐乳
: 豆漿在台灣人的講法是豆奶和牛奶的奶字同音
: 但問題在於豆奶和豆漿本身就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啊
: 日據時期黃豆主要是作為蛋白質的補充,也就是獸肉和魚肉的替代品
: 黃豆因為殘油過多所以會有一種味道直接食用很不受親睞
: 日本將其研發成為豆粉加入糕點麵粉中作為替代品,成效據說很好
: 而大豆在台灣當時主要用途是醬菜、醬油、豆腐,豆渣則作為畜牧的補充
: 原因是當時研究表示牛奶是很好的補充品,一錢的預防勝過百元的治療
: 其他則是煉乳高檔的鷹牌煉乳其實在台灣富貴人家是家中都有一罐當作營養補充品
: 牛乳也是給上層階級使用
: 另外前面那三錢到四錢的價格很貴的說,1909年台北日人每天花費是55.5錢台灣人花費
: 是30.2錢
: 食品花費分別為40.5和15.2錢,4錢相當於十分之一的消費了
: 但問題其實在我們當年喝的豆奶和豆漿本身就是兩種產品阿
我今天問了一下家中長輩,他們的印象是傳統台灣人真的很少喝豆漿。不是沒有,只是不
是經常的選項。
好像以前早餐店還會分外省跟本省的,外省的早餐不會有米漿,本省的早餐不會有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