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很好,探討任何時代的事件,終究還是要回到當代時空背景下,
才不會產生以今非古的謬論。
不過,柯志明老師是長期研究這方面領域的學者,其論文與著作向來論述相當深入,
或許原文呈現的更像是採訪者的史觀與論述偏差。
回到林爽文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漢人向沿山地帶的拓墾,
最根本原因還是來自界內(大致對應乾隆朝多次劃定的民番界址)可拓墾土地已飽和,
為了獲取更多土地與資源,才陸續有漢人拓墾集團冒險往「界外」開拓。
熟番守邊另有時空背景因素,源自大甲西社事件的慘重打擊與教訓,
令官方逐漸形成借重熟番武力到邊界守隘、拒止越界拓墾漢人及生番出草的政策理念。
然而,現實的發展很快超過官員的設想,守隘熟番苦於無止境的公務、無力自耕自足,
因此把土地租給漢人開墾以收番租,這正好提供想越界拓墾漢人以合法掩護非法的機會。
大里杙林家,正是在乾隆朝一支積極發展的越界拓墾集團。
清代台灣官員與其說心機布局,不如說當代官僚行政力量的侷限、當然也有貪污腐敗,
對於民間屢屢超越行政規劃的快速發展,往往只能事件爆發後介入處理、順撫逆剿。
林爽文事件前已經先發生過幾起械鬥,導致地方官員開始比較積極查緝天地會等組織,
拓墾集團領導階層感受到存亡威脅,最終還是選擇以大規模反抗作為回應,
林爽文事件就此發生。
(但其實林家內部對於是否反抗也是意見分歧的,這也導致太平、霧峰林家之後的存續)
因此,回歸到清治台灣初期的康雍乾三朝,仍然是處於閩、粵漢人積極拓荒墾殖的時代,
導致漢人先與原住民頻繁發生衝突,之後隨著開發飽和、爭奪有限資源,
進一步逐漸發展為分類械鬥。
康雍乾三朝台灣官員對於台灣的生番、熟番、漢人關係,以及閩客、泉漳之間的不和,
都早有認知。從官方平亂立場,選擇與反抗勢力的對手結合、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古今中外皆然,並非只在台灣發生。
熟番在這其中是最悲慘的一群,即使如此,大甲西社事件期間,許多熟番村社反抗,
也依然有少數村社選擇協助官方平亂。族群關係,我群、他群識別本來就很難一概而論,
唯有深入了解當代時空背景,才能明瞭各集團決策者當下所做的決定。
清代台灣官員也是在多次處理台灣動亂經驗後,逐漸歸納出處理應變方法。
引導熟番前往沿山邊區守隘、進而形成三層制族群分布,也是來自地方官員的建議。
康雍乾三位皇帝分別透過官員的上奏,才了解台灣的族群關係、並做出不同的處理思維。
最後,回到原文重點,清代官員是否利用內在矛盾做出心機布局?
首先所謂的「內在矛盾」在林爽文事件架構下,指的應該是泉、漳、粵各庄的內在矛盾。
而所謂的心機布局顯然是現代觀點,「權變部署」才更符合當代皇帝與官員的處理原則。
而且與其說是一種很權謀、分化族群的思維,不如說是因應當代環境下的殘酷歸納結果。
林爽文陣營中也有少數泉州人,反林助清的義民也有少數漳州庄,若僅以族群論敵我,
則容易落入非我族類的、永無止境的對立,因此才會演變成權變處理。
換個角度來說,清治台灣時期以各家族、村莊、拓墾集團為核心競逐資源的發展模式,
在資源有限的環境背景下,說實在相當缺乏發展出消弭各方對立的基本條件。
18、19世紀的世界各地,類似的事情也都一再發生,台灣並非孤例。
然而演變至今,在需要凝聚共識一致對外的現今,以台灣歷史上發生過的重大事件為鑑,
固然無可厚非,只是若能藉此了解當代時空環境,或許更能理解事件本質與真相。
※ 引述《fw190a (las)》之銘言:
: 雖然覺得類似研究都是下了一番苦功,值得尊重。
: 但一些用詞邏輯透露出的史觀與其中矛盾之處,
: 我還是想點出來一下。
: ※ 引述《Aotearoa (長白雲之鄉)》之銘言:
: : 林爽文事件深層起因:利用內在矛盾的心機布局
: : 林爽文事件發生在清乾隆51年(1787年1月16日),表面上,看似是幫會不滿官府統治(或
: : 欺壓)而起事造反,率領武力攻占城池、殺害官員。
: : 林爽文從臺中近山起事,勢力一度掌控幾乎整個臺灣西部,招致清廷下重手鎮壓平亂。但
: : 若更深一層剖析就會發現,事件背後其實深埋著各種複雜因素,包括人群之間的對立衝突
: : ,以及統治權力的介入操弄。
: 深層起因就是隨著漢人繁衍擴張占地,勢必與原住民(生番)衝突,
: 清廷的立場初期是一種息事寧人的隔絕政策,
: 問題是禁不住底層為了實質利益的行事。
: 怎麼就成了心機布局呢?
: 心機立下政策叫你不要越界?
: 再心機追認把你納入統治?
: 如果真有心機,那這心機恐怕是針對原住民的,
: 在麻痺對方的情況下侵占其土地。
: : [要理解清代民變的脈絡,清廷在臺灣實施的「三層制」治理策略是核心關鍵!]
: : 所謂的「三層制」,就是清廷在乾隆中葉(約1760年代)建立的「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
: : ,在土地上劃下界線,把在臺灣生活的人群切割分治。
: : 三層制的最外層沿海平原是從大陸來臺開墾的漢人,內陸山區則是當時被稱為「生番」的
: : 高山原住民族。兩者之間沿山地帶,夾著漢化較深、官府控制程度較高的平埔族「熟番」
: : 。為了因應邊界(隘口)防守人力不足的問題,官府遂動員熟番負責守隘、護衛軍工匠等
: : 任務。
: : 清廷治臺初期經歷一波內亂洗禮後,地方勢力成了北京朝廷的心頭大患。為了避免移墾漢
: : 人在臺灣勢力坐大,清廷採取「分而治之」策略,設下諸多管理規範。三層制在建立之初
: : ,便是要讓漢人和原住民勢力彼此牽制,用人群間的「內在矛盾」施行國家權力的統治。
: 這邊說切割分治,
: 問題是清廷根本沒法控制生番,
: 漢人與生番之間的關係叫做內在矛盾?
: 這是用現代台灣視點回頭看產生的謬誤吧。
: 用現在台灣的國族認同,
: 來想像當時他們自然能夠和諧相處嗎?
: 如果不隔絕,結果就是漢人拓墾速度更快,
: 原住民跟漢人對抗更激烈而已。
: : https://i.imgur.com/T9IGDTo.jpg
: : 三層制劃下的地界經過多次變遷。自康熙61年立下界碑到19世紀的隘線可發現,
: : 漢人勢力逐漸往山區逼近,導致熟番與生番的土地逐漸限縮。為了保有辛苦開發
: : 的土地田產,原住民族與漢人之間的衝突隨處可見,也成為清廷用來牽制管理人
: : 群的手段。
: :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柯志明)
: : 沿山私墾勢力崛起!擁武自重成清廷眼中大患
: : 三層制的區隔措施主要是「挑溝築牛」用「土牛溝」劃下地界,禁止漢人越界到原住民土
: : 地開墾,並把居間的沿山地帶劃為專屬熟番的夾心層。
: :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來,土牛僅是高約2公尺多的土堆,原本就沒有阻隔效果;
: : 二來,忙於守隘的熟番需要勞動力幫忙耕作收租作為口糧、漢人移民則需要土地收益維生
: : ,雙方一拍即合,守邊者公然「監守自盜」;三來,不少漢人會假藉軍工匠名義出界,伺
: : 機開墾界外土地。
: 這裡試圖把生番熟番混為一談是故意的吧,
: 漢人耕種熟番土地並且繳租,這是法律認可範圍,
: 後續並產生了實質占有土地與追認交易,這是另一條線。
: 但越界拓墾這是完全違反一開始分界理由的,
: 把這兩個情況混淆,產生一種既然種熟番土地合理,
: 因此拓墾也差不多,幾乎是刻意誤導了。
: 然後他再用一種,守邊者監守自盜的理由來分擔責任,
: 守邊者是熟番,他自己土地都沒空種了,會跟你去外面拓墾嗎?
: 就算有所謂的放人過界,那不就是因為漢人很想出去而已嗎?
: 所以自盜了什麼?
: : https://i.imgur.com/rd9Whla.jpg
: : 漳州(紅)、泉州(紫)、客家(藍)社群,
: : 在東勢角、樸仔籬界外私墾的相關位置圖。
: : 圖|研之有物(資料來源|柯志明)
: : 這群遊走在界線內外的漢人,在無政府的三不管地帶,為了獲利和安全考量,往往會自我
: : 武裝,久而久之發展出類似幫會的「準軍事組織」,在利益發生衝突時也常透過武力解決
: : 。
: : 林爽文部眾就是這種情勢下的產物,這股新興的沿山界外私墾勢力逐漸壯大,也埋下日後
: : 失控的種子。
: : 「劃界遷民」政策變調,埋下官民衝突導火線
: : 林爽文事件從規模與期程來看,稱得上是清代臺灣最大的民變,在民間小說中,這段歷史
: : 總被描寫成「天地會反賊對抗朝廷」,但實際上,清廷自己卻把整起事件歸因於「劃界遷
: : 民」政策的失敗。
: : 乾隆皇帝自己的檢討是這樣的:
: : 自近年楊景素議立界限之後,將界外良田美產轉畀生番;
: : 生番不事耕種,內地無業游民竊渡偷墾,地方官諉之界外,不復稽察。
: : 於是,奸匪尤易藏匿。(欽定平定臺灣紀略:53)
: : 原來在林爽文事件以前,不少漢人鑽法令漏洞越界私墾,不只成為稅賦黑數,也常因利益
: : 糾紛而引發衝突,清廷從經濟與社會治安兩方面來考量,終於不得不開放界外准墾。原本
: : 「地下經濟」的瞬間合法,卻嚴重衝擊私墾勢力的既得利益。
: : 要知道,這群人一直都在法外灰色地帶討生活,不熟悉體制內的遊戲規則,原本缺席的國
: : 家勢力一旦介入,私墾勢力當然無法和那些與官方關係良好、有財有勢的傳統精英抗衡。
: : 「這就是乾隆皇帝所謂的『弄兵之漸』!」柯志明說:「民間力量對於國家的介入感到忌
: : 諱,而國家又將這些民間力量視為威脅。當政府試圖解散這些組織,甚至捕殺領袖時,武
: : 力衝突成為必然。」
: 這裡發明了一個私墾勢力與傳統菁英對抗的關係,
: 難道他覺得非私墾勢力下的非傳統菁英都默默站在私墾勢力一邊嗎?
: 當時真正自然的分界只有族群關係,
: 就算以私墾勢力為畫分,該對應的也只是非私墾勢力。
: 越界拓墾本來就不是合法行為,
: 為什麼會講成好像違法應該獲得補償一樣,
: 你違法又抗法的人,和守法的人擺在一起,
: 對後者來說你是搭便車+既得利益者,
: 你不服從清廷對你強加的秩序,
: 卻要動員已經接受並相安無事的來跟你冒險,
: 這才是兩邊基本利益考量的差別,而不是傳統菁英的問題。
: 所以拓墾者想反抗搞事,卻難以動員原本界線內的人,
: 界線內的人跟清廷聯合,變成義民打拓墾者。
: 然後又刻意發明一個拓墾者只是因為有武力,懷璧其罪,
: 阿難道界線內的人沒武力嗎?
: 沒有的話怎麼抵抗林爽文進攻的。
: 但以台灣械鬥的歷史看,本來就普遍有自我武裝,
: 只是拓墾者的武裝可能會更完備,更有組織能力。
: 。。
: 我來講的話會是,
: 隨著承認拓墾,試圖合法化,
: 官府勢力伸手進來,這對於拓墾勢力的底層民眾本來或許能接受,
: 但對於其中領導階層來說是重大損失,或者會被針對,
: 於是他們利用拓墾建立起來的威信與組織能力,發動一波起事。
: 雖然初期突襲清廷成功,
: 但他們根本無法團結整體台灣漢人,
: 所以他只能以族群為軸線,爭取漳州閩南人,
: 打的則是其它漢人族群,
: 結果就是後續這些人組成"義軍"跟清廷的鎮壓軍合流。
: : 在乾隆後期至嘉慶年間,建立了「權變部署」的統治原則。在幾個「秘密奏摺」中,可以
: : 窺見清廷官方的態度:
: : 臺灣地方向分漳、泉、粵三庄,伊等類聚群分,遇有事端,彼此轉得互為牽制。
: : ……該處民情不睦,亦只可聽其自然,……此意該鎮道惟當默存諸心,又不可使
: : 漳、泉人知覺,轉啟朋比為奸也。
: : 設使三籍聯為一氣,於海外要地,轉非所宜。猶幸黨類區分,各不相下,遇有莠民
: : 滋事,其異籍之人,必為義民,與之樹敵。
: : 奏摺中的內容用白話來說大意是:
: : 臺灣人民自行分群、彼此鬥爭,雖然應禁止過分的仇殺相攻,
: : 但沒必要消弭敵對態勢,發生事端時才能讓各勢力相互牽制。
: : 此計謀不要讓人民知道,以免他們團結起來。
: : 柯志明認為,相對於三層制屬於「常態體制」,這種仰賴漢人社會內部矛盾加以分化離間
: : 的手段,可稱為「權變部署」,兩者相互搭配使用就是「兼用經權」。
: : 「從不讓百姓知道看來,清廷統治者很清楚,權變部署屬於『不得已』的非常手段,並非
: : 穩定可靠的治理機制。」柯志明接著補充,「然而,他們對於縱容及操弄仇恨所造成的惡
: : 性循環嚴重性,卻沒有足夠警覺。」
: : 慘痛的代價很快就降臨,臺灣漢人社群間的分類械鬥越演越烈,民間武力也逐漸失控,甚
: : 至演變成叛亂,1862年爆發的戴潮春事件便是血淋淋的例證。
: : 血流成河的案例充斥19世紀的臺灣,「不只是漳、泉、客在打,最後一個個庄頭都變成碉
: : 堡。這是個以鄰為壑的社會,甚至連親戚之間也可以分屬不同陣營、自相殘殺!」柯志明
: : 語氣透露對過往歷史的深刻遺憾。
: 械鬥並不始於也不終於林爽文事件,
: 並沒有一個宣揚愛台灣就能消彌對抗的方式。
: 真要有也只有塑造一個共同敵人這個可能性,
: 但這個路線具體操作上,也往往還是分化。
: 械鬥根源其實來自於清廷對台灣控制力的不足,
: 不只是對漢人,也同時是對生番的無能為力,
: 因此容許地方武裝的存在與壯大。
: 也是因為這個前提,
: 當清廷腐敗的官場秩序試圖向台灣勢力伸手時,
: 台灣勢力看到的是如此貧弱的力量敢索要更多利益。
: 雙方很容易基於各自信息誤差產生誤判,
: 這算是民變起事的基礎吧。
: : 以史為鏡:反思臺灣多元族群社會現況
: : https://i.imgur.com/NykF74M.jpg
: : 柯志明撰寫的〈祭林爽文軍成仁義塚文〉,告慰死者在天之靈,
: : 感謝冥冥中的因緣巧合,讓他得以還原歷史真相。
: : 圖|柯志明
: : 在完成巨作《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後,柯志明獻書還願並特別
: : 寫了一篇祭文,在骨骸長眠之地恭敬朗讀,既告慰死者在天之靈、也感謝冥冥中的因緣巧
: : 合,讓他得以還原歷史真相。然而,即便歷史真相已明,我們又能否真正記取歷史教訓?
: : 以史為鏡,我們可以審視自己所處的時空情境。柯志明認為,在三層制的演變過程中,給
: : 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要認清臺灣社會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
: : 清治時期,國家權力自外於社會之上;走到現在民主社會,國家和社會的利益雖然較為一
: : 致,但國家權力依舊可能以更幽微、難以察覺的方式對社會進行分而治之,作為現代公民
: : ,仍須保持警醒。
: : 不要被分化離間,就是要凝聚對於土地的感情。從阿富汗及
: : 烏俄戰爭我們不難學到一件事:最強大的武器不是導彈潛艇
: : ,而是人民保衛家園的決心。──柯志明
: 國家的權力也喜歡以一種說故事形式,
: 把本來就不一樣的東西,想像成理所當然是一體的,
: 這無可厚非,
: 但用在歷史研究上就很容易模糊了建構與分析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