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群網站上看到一篇廢文
內容什麼的想不起來了
只記得是一張什麼東西的照片,貼文者故意說它不是那個東西
簡而言之就是指鹿為馬
下面插科打諢的留言都說「哎呀這個明明是OO」
「不對,明明是XX」
總之就是一堆錯誤答案
我看著這些留言,心裡只想著一件事
「天啊!真的是教改失敗!居然沒有人說是綠豆糕」
這當然只是一句玩笑話,我不認為現在學生們少讀了一篇文章會造成什麼教育危機
不管他是宋晶宜的〈綠豆糕〉還是朱自清的〈橘子〉
但我確實感到一種遺憾
是我跟下一個世代的人少了一個共同的話題
雖然它只是綠豆糕這種沒營養的梗
新聞中那位家長其實也只是在遺憾這件事
大禹對他來說只是另一顆綠豆糕而已
當他和那位明星高中的小孩談到大禹治水
絕對不是在期許他去挖出夏朝的存在證明
或是成為台灣新一代治水專家
既然如此,我們在教科書裡面放大禹治水的意義是什麼?
啟發孩子們去尋找未能證實的夏朝?
給他一本《漢聲中國童話》比較有用
教導孩子疏導比防洪重要?
他下次指著河濱公園的堤防問你怎麼解釋
吸引他去讀歷史系?
能被吸引到的人大概也不用教科書來告訴他大禹治水
塑造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執政黨沒這個意願
而且對於現代社會來說,
你做教育不忙著提升學生能力,只顧著把學生洗腦成某國人
家長們恐怕不會贊成你這樣浪費孩子的時間
讓長輩跟下一代有共通語言和談資?
這看起來的確是最爛的理由,但某種程度上是最有感的一件事
就像很多長輩看到小朋友會在那邊背唐詩三字經,就非常高興認為自家孩子很厲害一樣
對他們來說,晚輩也學會了自己熟悉的事物,代表了一種掌握進度的安全感
在以前,國民教育最大的意義
就是當一群人在爭執「這東西像什麼」的時候
會有人出來大喊「綠豆糕」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這其實就是一個傳統,一個文明傳承迷因的方式
它帶給教育者和學習者一種安全感,
上一代熟悉要教什麼,下一代也可以尋求既有的資源去學習
而當新的課綱實施
一切目標改變成了「如何培養一個適合的人」這個本質問題
方向上並沒有錯,是否能做到我不敢說
但很明顯的一件事就是:所有參與者都喪失了安全感
那麼就回歸到一個價值的取捨
去選擇一個可能會獲得的、有素養的下一代
或是一個必然能獲得,但不一定有意義的安全感
講個題外話
我第一次吃綠豆糕是在高中
並不是方形的,讓我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