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樓市砲:重稅主義和降房價是南轅北轍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3-03-27 09:37:24
1.來源連結:
http://gz.house.163.com/special/gz_ershougeshui/
2.內容:
樓市砲:重稅主義和降房價是南轅北轍
網易房產
「差額20%個稅」為何會引發市場恐慌?
「嚴格按照轉讓所得的20%徵收個人所得稅」如一聲驚雷,原本計畫讓市場降溫的政策
,卻令本就暗流湧動的房地產市場炸開了鍋。
「新國五條」細則公佈後的短短兩周時間內,仲介門檻被踏破,房地產交易中心報稅
部門工作到淩晨4點,二手房成交暴漲。據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監測,僅3月4日至3月10
日的一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成都6大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面積約為301
萬平方米,環比上升約71%,創2012年以來的周成交量新高。
「差額20%個稅」為何會引發市場恐慌?筆者認為,一方面是由於該稅費最終必然轉嫁
在買家身上,進一步加重購房者負擔;另一方面中國房地產稅賦越來越重,對於降房
價或起到反作用。
時間回到2010年1月,國務院宣佈恢復不滿5年的二手房在轉讓時應繳納5.5%的營業稅
,意圖以此抑制過快上漲的房價,結果在過去三年,在絕大多數二手房交易中,5.5%
的營業稅幾乎全壓在購房者身上。
為何政策的實際效果會被扭曲?歸根到底是由於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供不應求(關於房
地產市場的供求關係下期將作詳細分析),這意味著賣方作為交易中的強勢方,有能
力把稅費成本轉嫁到弱勢的買方身上。
有趣的是,面對市場質疑,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卻表示,將交易所得稅轉嫁給購房者屬
於嚴重的違規行為,國家將出臺相關的措施。
齊副部長的出發點沒有錯,只是他忽視了最基本的市場供求關係,即便政府出臺措施
硬性要求由賣方繳納個稅,但市場不是傻瓜,賣家會把這部分隱形成本添加在房價裡
,最終遭殃的還是買家。
通過不斷加稅調控房價的方法至今備受質疑
實際上,通過不斷加稅調控房價的方法至今備受質疑,這是因為中國房地產業稅賦已
經極重。筆者查閱資料獲悉,目前中國18個稅種中,涉及房地產業的有十個,其中五
個稅種也涉及其他行業,包括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
印花稅,另有五個稅種僅在房地產行業徵收,為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
稅、耕地佔用稅和契稅。
據財政部公佈的資料,2003年全國稅收收入為2萬億元,2012年為10.06萬億元,十年
增長了400%。但在這其中,五個在房地產行業徵收的稅種收入合計,從2003年的900多
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1.01萬億元,增長1022%。五個稅種收入合計占稅收收入的比重
,從2003年的4.5%,提高至2012年的10.1%。這足以證明,來自房地產業的稅收收入增
速,遠遠超過稅收總收入增速,房地產已經成為稅收增長的「支柱行業」之一。
除了高速增長的稅費,別忘了土地財政也在不斷膨脹,土地價格也在以高於房價漲幅
的速度飛奔,這意味著買家支付的購房成本裡面,很一大部分被重稅與地價吞噬,試
問房價又如何能降下來?
正因如此,面對目前呼聲甚高的房產稅,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孟曉蘇便表示,
在持有環節增稅的同時也要在流轉環節減稅,應該避免重複徵稅現象,此外,征了房
產稅還應該可以退稅。
縱觀樓市調控以來各項妄圖靠稅收來遏制房價的政策,營業稅也好,房產稅也好,土
地增值稅也好,個人所得稅也好,幾乎無一例外最後都會成為了房價高企的推手之一
。因此,重稅主義和降房價完全是南轅北轍的事情,如果制定相關政策的所謂專家們
,對這點沒有清楚的認識,那我們這些老百姓也只能高呼「萬稅萬稅萬萬稅」了。
3.心得或感想:
作者: minhorn (超愛黑傑克的音質)   2013-03-27 13:12:00
政策效應的疲乏 打房只是短暫的影響 市場會因為成本增加
作者: minhorn (超愛黑傑克的音質)   2013-03-27 13:13:00
最後把成本融入 交易的耗損 大陸要打 把一堆建設停擺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