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青年購屋新主張 22K買房術

作者: underkane (undertaker0618)   2013-09-23 13:26:44
※ 引述《homeonly (home only)》之銘言:
: 1.來源連結:
: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8173778.shtml#ixzz2fgDI4Clx
: 2.內容:
: 青年購屋新主張 22K買房術
: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台北報導】
: 2013.09.19 10:18 pm
: 房價漲了薪水沒漲?22K想買金屋不妨先儲蓄、買小屋、換大屋。現在房價高漲,
: 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莊孟翰和台北房屋研究中心執行長邱太煊認為,政府應以減
: 稅的方式,鼓勵屋主釋出空房,或是修繕國有空屋與「蚊子館」,以解決外地工
: 作青年租屋需求外,他們也建議,年輕人有足夠的儲蓄就應看準時機買房,與其
: 幫房東養房,不如替自己找個永久的家。
: 政府應改善環境
: 目前台北市精華地段房價一坪動輒上百萬,年輕人1個月只領22K,有的人甚至一職
: 難求,想存錢買一棟房子安身立命似乎遙遙無期?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莊孟翰認為
: ,房價高漲,青年成無殼蝸牛,政府不該坐視不管。若不能從賦稅方面下手規範,
: 也應利用預售屋的財務槓桿,甚至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 年輕人望房價歎息
: 莊孟翰舉出香港與新加坡的案例,兩國政府都有為青年推出國民住宅或是中央公基金
: ,充分行銷國有土地,壓低房價,並強迫社會新鮮人儲蓄。相較於一坪4、50萬的北
: 區住宅,新加坡的國民住宅只要1坪23萬左右就能買到。然而我國的社會住宅數量少
: ,且沒有完整性的規劃,只要居民一抗議政府就退縮,讓年輕人只能望著不斷上漲
: 的房價,與停滯不前的薪水嘆息,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 邱太煊執行長看到很多年輕人為了等房價回穩,但卻越等越絕望的案例。他認為,政
: 府應以減稅的方式,鼓勵民眾將空房釋出,起碼可解決外地工作青年基本的租屋需求
: 。但他指出,若要求政府蓋太多社會住宅,不僅因地點不便可能不會受青年青睞,也
: 可能會因房地產逆轉,產生太多空屋。如果政府能將現有的蚊子館、舊宿舍翻修、裝
: 潢,重新出租,將更有利於民。
: 22K青年購屋術
: 若民眾想買房,又怕市中心房價太高,莊孟翰建議,不妨從郊區下手。他認為,近年
: 景氣將反轉,市區是「先漲後跌」,而郊區是「後漲先跌」,因此從林口、新莊、淡
: 水等地的中古屋開始買起,比較不會有風險。邱太煊則說,儲蓄率不高的青年朋友,
: 第一棟房子的資金可以先跟家人借錢,買棟交通便利的小房子,之後再趁漲脫手,慢
: 慢從小屋換大屋。
: 莊孟翰也鼓勵民眾,只要儲蓄夠了、負擔得起就開始買房,因為租金會隨著房價起伏
: ,他說,「當你一個月要付2萬塊租金,跟你一個月要繳2萬塊房貸相較,當然值得購
: 屋,因為你繳租金最後得到的是零,但你繳房貸就有可能一棟房子出來。」邱太煊也
: 覺得,租房子就是在「幫房東養房子」,房客比較吃虧。
: 租屋不如買房
: 因此,若以跟父母借錢,或者由父母贈與子女(每人每年可贈與220萬免稅)獲得資金
: ,加上跟銀行貸款,也許每個月只要付1萬4到1萬5利息,就可以買到8、900萬的房子
: ,與付房租比相對划算。
: 雖然之後得本息攤還可能負擔較重,但邱太煊說,民眾可以用寬限期,前幾年少繳一
: 點,後18年多繳一點,屆時可能薪水增加、房屋增值,無需擔心,當然也可考慮賣掉
: 後再換一間好房。莊孟翰也建議,雖然一開始要犧牲生活品質,但只要多儲蓄、多做
: 功課,早點規劃,買的時機正確,加上青年房貸優惠,買房子其實不難。
: 【2013/09/19 台灣醒報】@ http://udn.com/
: 3.心得或感想:
: (請勿轉載非新聞網站之新聞,否則視為該網站廣告處理)
沒得借沒得靠怎辦,我選擇繼續嘆息吧...
作者: lahugh (you must die)   2013-09-23 13:28:00
你還可以選擇推文
作者: hitsay (國小生)   2013-09-23 13:29:00
1樓好幽默
作者: Js1233 (尸ㄒㄒ你真是雜碎)   2013-09-23 15:33:00
選擇推文吧
作者: wefun (TOEIC認證905分)   2013-09-23 16:32:00
你可以發動革命或是戰爭 資源就重新分配了
作者: saplpa (adidas)   2013-09-24 07:51:00
水母領導年輕魯魯 這麼軟怎麼革命
作者: richman88 (richman)   2013-09-24 23:39:00
1F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