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房價如果腰斬》有錢人倒楣了?錯!受傷最

作者: Zidane9527 (敝人張麻子)   2014-07-07 13:22:47
房價如果腰斬》有錢人倒楣了?錯!受傷最重的是小資族
李柏鋒
很多現在買不起房子的小資族,都在期待房價下跌,房價如果大跌三成或甚至腰斬,不但
自己更有機會買得起房子,更可以幸災樂禍那些把房價炒高的有錢人會損失慘重。
事實沒有小資族想得這麼簡單。
房價腰斬就能買得起嗎?未必。兩千萬的房子,腰斬之後也還要一千萬,如果只有一百萬
的儲蓄,小資族還是一樣買不起。有錢人會損失慘重嗎?那可不見得。或許在房地產上的
資產價值縮水了,但是有錢人不會只把錢放在房地產,如果一個有錢人有兩億的現金,原
本只能買得起十間兩千萬的房子,房價腰斬之後,反倒變成可以買下二十間房子。
換句話說,房價大跌,只是讓手頭上現金多或是有能力跟銀行借錢的有錢人可以買更多的
房子,而小資族卻還是一樣買不起。
不只可以買更多的房子,房價下跌甚至還可以讓有錢人賺到更多的錢。同剛剛的例子,房
價腰斬之後,有錢人變成可以買下二十間房子,每個月就能有二十萬元的租金收入,是原
來的兩倍!
有人說房價腰斬,租金也會下跌。過去這幾年,房價漲翻天了,你有看到租金跟著漲嗎?
房價與租金的相關性並不高,影響因素也不相同。
房價腰斬,其實並不是公平正義,因為有錢人不會受到多大的傷害。很多有錢人早就買房
,持有房子的成本本來就不高,就算下跌他們也不見得真的賠錢,加上過去幾年房地產熱
絡,數度交易,早就讓他們賺了很多錢。
真正會因此而受傷的,反而是已經買了房,還在付房貸的小資族。房貸佔他們支出的一大
部分,房價腰斬之後,他們甚至可能因為擔保品的價值不足,而必須提前還款或增加擔保
品。但,有能力嗎?說不定又剛好碰上升息,利息大增又加上擔保品價值崩跌,兩大重擔
形成了家庭財務的完美風暴。或許這是所有目前正在繳房貸的小資族,最應該優先思考和
防備的。
那難道小資族就只能看著房價一直漲上去,自己的薪水還是原地踏步?其實小資族應該追
求的公平正義,有兩個部份,一個是稅,一個是利率。解決這兩點,最終才能真正幫助小
資族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入,買得起房子。
首先來談「稅」。台灣的稅制不公早就不是新聞,有錢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不外乎就是
房地產交易與出租所得,或是股票的資本利得與股息,但是這些收入卻大多不必繳稅。相
對來說,小資族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薪資,卻一毛錢都逃不掉。這麼一來,以相同的政
府支出來看,則小資族將被迫繳納過度高估的所得稅率,而原本有所得就應該繳稅的有錢
人,卻在現行制度下,樂得幾乎不必繳證所稅或房地產的資本利得稅,但卻能享受到國家
經濟成長的果實。
繳得起稅的有錢人稅率很低,而政府卻又很難從薪水階級身上挖出更多的稅金,於是政府
總是在缺錢狀態,小資族則早就負擔了過高的稅率,而難以再投資自己。所以小資族支持
稅制正常化,就是在幫自己「減稅」,並且讓有錢人能夠負擔應有的稅率,從而讓國家能
夠有足夠的稅收來發展。
再來,則是「利率」的問題。現在的低利率當然對企業界是個好消息,因為借貸成本很低
,可惜就算這麼大好的環境,國內的企業卻並沒有貢獻應有的經濟成長與工作機會。但是
低利率對小資族來說,卻反而是個壞消息,把錢存在銀行能賺到的利息相當有限,而有錢
人買個房子出租當包租婆卻不必花太多成本,於是窮的人越存錢越窮,有錢的人則越借錢
越有錢。
如果利率能夠調升,有錢人持有房地產的報酬假設是3%,小資族雖然買不起房子,但定存
報酬有個5%,那麼兩者之間的差距就能逐漸縮小。此外,升息雖然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但
也會讓企業必須更努力去提昇自己的獲利能力。例如,一家公司如果發現一個好商機,那
麼不管貸款利率是2%或5%,都還是會去貸款來發展,由此可知,高利率並不是一個門檻。
可是低利卻會讓企業擺爛。一個公司如果用2%的成本來貸款,那麼他只要賺到3%就算過得
去了。但是如果升息到5%,3%的報酬顯然就不夠,勢必要努力讓自己一年可以賺個10%以
上。當一家公司有這樣的能耐與衝勁,小資族也能受惠。
所以透過稅制的公平化,小資族可以降低自己的稅率到合理的範圍,同時讓有錢人繳納應
有的稅率。而通過利率的調升,小資族不但存款能保有購買力,甚至還能穩定讓自己的資
產成長。這其實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公平正義。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8396&path=c
作者: mauricew (Money talks)   2014-07-07 13:29:00
愛買郊區或者外圍的小資族不怕 因為台灣不一樣 繼續井噴買了以後還可以賣給下一個更愛買郊區或者外圍的小資族當小資族不可恥 最受重傷的是越買越外圍以為自己是神仙 可以預測 結果一年一年過都等不到下跌反而一年一年上漲 最後狠下心終於買到比以前還外圍的房沒想到買下外圍房以後 還有更多小資族願意買更外圍的房以上這樣講 多頭聽了一定很爽
作者: hint (take ur time)   2014-07-07 13:55:00
樓上 我笑了XD
作者: iele (就是那道彩虹)   2014-07-07 13:58:00
這篇文章還蠻搞笑的
作者: newhander (新警察)   2014-07-07 14:04:00
整篇繆論,腰斬買不起,難道要井噴才買得起?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7-07 14:14:00
不過美日崩了以後的確是自有率往下降,買不起的更多了因為非理性的崩往往就業和所得也出問題,更不敢買甚至想買而銀行不想貸給你,因為信用嚴重緊縮。結果外來的中資反而不受影響進場撿便宜這是已經發生的事。
作者: perfectoio (小強)   2014-07-07 14:45:00
護航文罷了
作者: pandp (pppp)   2014-07-07 14:52:00
原作者我記得也是ptt的人,先前他寫的內容不錯
作者: ssiou (科科~~)   2014-07-07 15:27:00
原作者臉書已經被罵翻了!
作者: KrisNYC (Kris)   2014-07-07 15:51:00
作者忘了台灣人看文只看頭一段 尾巴租稅那段要放頭
作者: ryanwen (FAST CAR)   2014-07-07 15:52:00
有錢人為什麼要去買腰斬的房屋20間呢?
作者: jeter9527 (基特九伍貳漆)   2014-07-07 15:56:00
因為買了20間 窮人以後只能跟他租 真正有階級之分每天爲了住 爲有錢人工作
作者: QA123 (QA123)   2014-07-07 16:04:00
這篇真的很矛盾,要吃貨就寫好一點
作者: aeroknight (安倍)   2014-07-07 16:21:00
帥大說過,這種報導只有日期是對的其他都是錯的騙人的
作者: ckduck (阿達)   2014-07-07 16:47:00
照你的邏輯水餃股應該要大賣才對呀
作者: antijustice (松本潤)   2014-07-07 17:22:00
後面有些地方寫的我認同, 但是前面幾段根本搞錯了
作者: pineapple197 (pineapple1976)   2014-07-07 17:49:00
這什麼神算數,槓桿幅度一樣,整體負債比一樣,大戶會比較不痛,商周記者記得去重修國中數學,又是前提假設不對等的廢文一篇,果然是浪費錢刊物之一
作者: staticX (泰坦上的甲烷海)   2014-07-07 18:17:00
這記者沒上帥大的課,下跌趨勢時大家會更不敢買
作者: PPTAlex (艾利斯)   2014-07-07 18:18:00
照這篇來說~那就更應該要立個囤房稅了~
作者: rdcf (電腦又掛了..)   2014-07-07 18:36:00
這文章的水準比小學生還低,錯誤連篇
作者: guardian93 (恬淡生活)   2014-07-07 19:12:00
一堆矛盾說法,跌都買不起了,那還要說漲嗎? 對小資族來說當然還是跌比較好阿,起碼少背了幾百萬房貸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7-07 22:35:00
要買的起的才能省房貸,因為大跌會信用緊縮就業下滑當銀行壞帳變高時,申貸不易,只有現金多的不怕
作者: junkiewang (棠爸)   2014-07-08 00:40:00
兩千萬腰折買不起不會買一千萬腰折的嗎
作者: coldcold (冷靜)   2014-07-08 01:13:00
某有錢人只需自備款1%,銀行自會準備99%,地保奉上!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4-07-08 04:09:00
新聞說北市某豪宅從實價以來沒有任何買方有貸款.....這種實力的才是真正能在崩盤低點加碼的。
作者: netfly (小火柴)   2014-07-08 05:03:00
廢文,你是建商吧
作者: pppeeeppp (pep)   2014-07-08 08:27:00
+1
作者: haganin (喵喵)   2014-07-08 18:16:00
可笑的論點。股息什麼時候不用繳稅了,還要繳2筆呢。1千萬跌一半變500,有100萬的人為啥買不起,請多讀點書再來發文好嗎?
作者: edisonyyy (卡啦姆玖)   2014-07-08 22:24:00
哪個白痴寫的,真的很無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