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這件事在台灣其實一直漲真的會出問題
我不太知道覺得基本工資大漲是好事的人在想什麼
當然GDP成長要分享 不然購買力會跟不上國際物價
但是"為了提振內需"大調基本工資是一件在台灣有問題的事
不否認在其它國家可能會很有成效 下面是說明
https://imgur.com/a/Ne2OTQv
上兩張圖 台灣/美國薪資分布 抱歉我趕下班懶得household vs household
首先我們先建立一個共識 把消費分成生活必需的基本消費和額外消費
生活必需消費大部份都是基層人員在服務你
不管在美國或台灣 超市人員大都領基本薪資 一般餐館也是基本薪
麥當勞也是基本薪 所以基本薪資提高 生活基本消費相應會漲價
這個自行延伸 應該不會有很大爭議
然後兩張圖簡單解說 台灣領基本工資的人就是十幾趴 60%均貧擠在月收3,4萬這
美國則是家戶年收35000以下的30% 然後有55%以上中產領3萬5-15萬美年薪
這個薪資分布決定了消費力/內需的強弱 今天調高基本薪資
直接受益的人兩國都是十幾%左右 但是在公司營利穩定的狀況下
低薪的人調多一點 相對會影響比較高薪的人的調薪
以台灣來說GDP成長3% 調基本薪7% 3萬以上的人就很難再漲薪
但美國有55%中產 這些人薪水增加少或不增加薪水不會嚴重排擠額外消費
應該很好懂 正常家戶一年花2萬5-3萬美金基本生活 賺五萬的賺十萬的沒調薪
他也不會因此省吃檢用到哪去 頂多不去花大錢 或存得少一點
但是台灣問題就大了 2萬5這種月薪基本上生活所需花完就月光了
而且如第一段說明 基本消費會漲價 所以2萬5這些人會覺得無感甚至更慘
因為他的所有收入基本上=所有開銷 多給多少都會被基本開銷吃掉
然後消費的主力 60%的領3-4萬薪水的這群人他們基本開銷變多
薪水反而因為調基本薪資所以漲不動
結果他本來4萬-2萬5還有1萬5額外消費
因為基本開銷變多了 很可能額外開銷就少了
這樣變成強迫60+10%的人去提高基本消費 但是減少60%的人的額外開銷
而且連續調漲會建立一個預期 60%的均貧主力會預期民生消費年年漲
所以更加排擠額外消費 這其實是一個很糟糕的政策
更不要說裡面有好幾十萬受益者根本是外勞
一個正常的提振內需政策應該是focus在領中間60%薪資的人
而不是基本薪資受薪者 如果有興趣可以延伸看一下南韓
有空我再補一下南韓的薪資結構資料 但基本上大手企業薪資偏高
所以他們去提高基本工資也比我們合適很多
台灣要專注的是如何把60% 3萬-4萬薪貧族往上導引
增加真正有餘力去做額外消費的中產階級
而非反過來壓制跟低薪人員每個月只差幾千塊的他們
幾乎可以預言這個基本薪資再調整下去
會變成下一個22k 立意良善卻好心做壞事的失敗政策.
如果要講跟房產有相關的部份 如果本來48k
35k繳貸 13k生活 現在13k不夠生活要15k才夠的話怎麼辦?
今年可以吃泡麵 明年16k 後年17k 20年貸繳到第5年
泡麵漲到一包70 生活要21k才夠的時候
我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辦
※ 引述《vava5566 (發發5566)》之銘言:
: 基本工資一直調漲,實質生產力沒有上升,貨幣只會購買力一直下降。
: 現在均價800萬能買的房子,20年後可能要2000萬才能買到。
: 因此房子這種東西,能買盡量早買,不然光貨幣購買力的損失,光靠名目上的存錢法
: 是追不上的。
: 瑞凡,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