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2:58:56阿這不就前幾天版上討論的東西
那時候就在講,買房後立刻過世,繼承者又不清楚稅制
繼承後反而賠大錢
然後一堆人不是不信
不是說拿來的巧合
阿就科科,早說過台灣那麼多人,什麼鳥事都會發生
然後??
然後就瘋狂累積民怨怒氣
之後就有人去總統府自焚了
今天要是死的是剛買房的兒子,父母沒收入靠兒子養
這樣父母一繼承,繳不起房貸被法拍還要賠錢
兩老就鐵定去總統府自焚
這,端看那一天發生罷了
大家以為每個人都懂繼承和房地合一稅??
啊不要說太多,現在,就現在,大家去看推文
多少版上的人都不知道
繼承強制公告現值,並且死亡後就無法交易,只能繼承
所以只能拋棄繼承,不然反過來變成繼承負債
但是發生的時候,真的大家都知道要拋棄繼承嗎??
光要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版上的人身上
就多少人中標
再想想,那廣大的人民會比版上更清楚??
啊這不就惡法擾民??
而這種事情早就在去年版上就有文章在問,已經有發生
阿我們政府怎麼還不處理??
教訓 人民很開心??
怪人民不懂很偉大,很高尚???
稅改改一半,產生bug
然後都發生過好多次事件,還不處理
真不清楚政府在想什麼???
其實都實價登陸了
快把公告現值,評定現值廢一廢
土增稅也廢一廢
弄成這種世界唯一,是很開心?很厲害??
不然既然要承續國父的稅法
那房地合一和實價登陸是推屁??
就遵守國父稅法制度啊
現在兩個制度都想併行,結果產生bug又不修正
唉,反正死的也是一般人,死不到我們投資客
我們看戲就好
看看那天會有一堆人去總統府自焚
根源是持有稅低 租金所得比低遇不到啦,繼承的幾乎都沒貸款,高齡貸成數也低啦然後資金沒加蓋 中產以上 人人都可買美股繼承的屋齡也高持有稅也低主要是中南部特低,北部持有稅按比例看比中南部高多了中南部 租金所得比就高多了要升高持有稅的起手一定是工資通膨
作者:
redmi2 (redmi2)
2019-03-14 13:03:00ㄚ.... 不會放棄繼承喔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9-03-14 13:03:00預言成真了
作者:
aimlin ( )
2019-03-14 13:04:00不賣就好了啊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9-03-14 13:04:00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然後下場當然自己負責啦(攤手
作者:
aimlin ( )
2019-03-14 13:05:00要賣房撈一筆結果烙賽……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9-03-14 13:08:00可以不賣啊.當然可以.負擔不出來法拍請不要不說出來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08:00一堆人都是賣掉才發現房地合一稅問題他們怎麼會知道不能賣就說這個惡法版上都有文章,代表極容易發生就說這個惡法版上都有文章,代表極容易發生
作者:
aimlin ( )
2019-03-14 13:09:00多多多的是錢 怎麼會繳不出貸款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10:00所以繼承,賣掉,等到報稅才發現死定了
稅制問題啦,正常來說持有6年就沒事勒,但是你公司快倒還是要繳稅。不如公司早點倒一倒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11:00就說已經實價計稅了你還要亂個屁公式:售價-公告價-取得成本
作者:
Tosca (hi)
2019-03-14 13:12:00原來繼承強制用公告現值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13:00不幸的是,取得成本要扣掉債務要是全現金交易,根本用不到公告價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14:00上次就是在版上跟袋鼠推文講到那個規定太蠢了,為啥要強制公告現值以前舊制的系統,今天還沒改這到底誰的錯?跟幾個袋鼠聊天都在笑,遲早一堆人去自焚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16:00你自己回去翻條文,哪一條跟你講強制公告現值?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16:00稅改改一半,發現問題也不修正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17:00房地合一的相關問題遲早被檢討看哪時候爆發而已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18:00有問題的是你做交易不去看規定啦…你現在賣的登記自住就都是新制了…想逃稅就明講,沒有人會怪你
明明南區國稅局11頁 也寫繼承或贈與時房屋評定現值及土地公告現值再乘以物價指數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21:00他後面還寫一句,要扣取得成本取得,移轉,改良的成本都可扣
物價指數每年只有1%左右 可以忽略取得的成本其實是公告現值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22:00所以交易稅可計,裝修/整建費可計,買入價可計繼承稅有沒有算就不清楚了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9-03-14 13:25:00惡法無誤y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26:00另一個k大才在開篇推文提醒是這樣寫的啊,你可以去翻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9-03-14 13:27:00跟取得價格比,什麼狗屁改良成本、交易稅都是九牛一毛扯這個要幹嘛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28:00好吧…我指的是那一疊規費
這樣講也行 我也可以講就是持有成本不夠高大家買房當買菜一樣 忽略稅務規劃的重要性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29:00上面的公式也是減到零而已啊,不然賠錢政府要倒貼了
目前來看繼承那邊就是照當年度公告房屋土地現值*物價
作者:
humbler (獸人H)
2019-03-14 13:30:00廢掉公告現值 廢掉公告地價 全都用實價核算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0:00你要是自住改建老宅,那個錢怎麼會是九牛一毛XD
這不是稅務計算問題啦,誰知道頭期500萬平價轉移會蒸發會扣到0但是你成本不會扣到0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1:00隨便老屋拉皮都2,300萬起跳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9-03-14 13:31:00
我怎麼覺得唯一的問題是貸款餘額為什麼不是列入負債去算?
如果稅金本身扣到0回推你成本的話,要繳到滿就一定是負資產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9-03-14 13:32:00
因為那是繼承者還要投入資本才能結清的債 這項資產對於繼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3:00回k0大:國稅局的遺產贈予房地涉及房地合一課稅釋疑,這個google一下就有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33:00看推文就知道一堆鍵盤不懂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9-03-14 13:33:00
所以是繼承者自己沒去向國稅局列舉負債吧? 難找的隱性負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34:00爬文也不會?版上袋鼠的文章都有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4:00呃…我們是在講新制的利基扣到0吧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9-03-14 13:35:00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都跑來模糊焦點...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35:00阿就很多人,看看資料結果自己誤解啊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5:00原po不要再繼續推文亂了,整串看下來就你最不懂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36:00呵呵,最不懂的還在大聲,從上一篇推文看資料到現在還不懂也是厲害
作者:
dragontwo (Be A Man !)
2019-03-14 13:36:00真的是拿他沒辦法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37:00阿就這個年代,沒買賣過房子的也想開課募資,真可怕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7:00如果說要募資的話,那肯定不是在講我XD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39:00說我講的不對我學習,說我募資那鞏要當做是惡意抹黑唷,先講好
作者: niko0202 (Niko) 2019-03-14 13:46:00
古時候 就是繼承用公告現值 才把錢都丟房地產吧~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47:00是實價沒錯啊,負債(貸款額)要扣除…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51:00辦限定也還好,兒子算是第一順位,是最不怕時限的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03-14 13:51:00不管繼承不繼承 財產交易所得沒在扣貸款的怎不說乾脆卡費也扣算了 = =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54:00那個減除貸款成本是從所得稅制來的,寫在另一個新舊制比較差別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03-14 13:55:00那個貸款成本,白話叫做房貸利息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56:00如果像家裡開公司的,習慣把資產貸好貸滿,一出事就是用公告現值認定殘值…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03-14 13:56:0010%移贈稅應該可以計入成本 賣出的契稅應該是計費用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3:57:00sorry,上上那句是指貸款額啦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03-14 13:58:00寫錯,買入的契稅才是費用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3:58:00遺贈稅不扣反正公告現值,繼承時抽這個數字的遺贈稅賣掉後抽賣價扣掉公告現值的房地合一也就是整個金額轉移,都會抽到,差在那部分是那一個喔,遺贈是慘值,也就是還要扣除貸款額但是遺贈是遺贈,他跟賣掉時的房地合一無關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9-03-14 14:01:00原來如此 移贈稅及房貸利息都不能扣呀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N)
2019-03-14 14:01:00因此最大問題是賣掉後報房地合一,那個遺贈稅不可以報成本
作者: codehard 2019-03-14 14:01:00
沒那個屁股去吃那個瀉藥 活該
答案是“高齡貸款銀行會要求你有保險”所以此案例不存在
到底ceca跟aloness誰說的才是對的啊...看得我好亂
作者:
Narok (Narok)
2019-03-14 15:41:00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 你想想是哪一位不知道繳了多少次房地合一不就知道了?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15:46:00他要是有買賣,繳的都新制,哪來那麼多人死給他去繼承XD你也不用問我講的對不對,國稅局解釋就寫的一清二楚…遺贈跟房地合一,兩邊要繳的依據就不同,怎會混為一談?
作者:
s8752134 (AndyChen)
2019-03-14 16:09:00我看樓上吵成這樣... 這樣吧... 剛好我有認識國稅局內部的人, 我來幫忙問問看吧?!請給我 "精準的" 問題是什麼?我不想用我解讀的問法去問了之後, 被講說問錯問題...
用贈與方式給小孩再做買賣也是資產要夠現金要夠的才可以基本上 是中產 萬稅萬稅 萬萬稅
嗯 台灣稅制就是一直剝削幾千萬資產的中產 嘻嘻開公司有錢人一堆避稅跟資產配置管道,中產活該有一點點錢又不夠厲害
作者:
evaal (AL)
2019-03-14 17:58:00我自身就碰到這個問題,早就研究過,看aloness講的煞有其事,還嗆人不會估狗,又去翻了一次資料,真的.....看熱鬧不嫌事大,隨便唬爛不用負責。
作者:
AGODC (我會游仰式了^^)
2019-03-14 18:55:00公告現值拿掉,那很多地方大吏沒辦法上下其手,很麻煩的
作者:
terry66 (999)
2019-03-14 20:10:00這種爛稅制真他媽擾民 政府官員都在吃小
作者:
aloness (aloness)
2019-03-14 21:57:00如t大講,這機會真的難遇到,能從長輩繼承來的大多沒貸款了,沒這串我也不知有這層關係
作者:
ISNAKEI (上班好同事,下班不認識)
2019-03-15 00:44:00這樣不是很好嗎 投資客爽收 應該大力推廣
作者:
fytnship (<( ̄︶ ̄)>)
2019-03-15 02:05:00真正的根源是房價太高 幾百萬以內的房價要還款跟籌錢都相對好一點 哪裡會搞成這樣
作者:
fytnship (<( ̄︶ ̄)>)
2019-03-15 13:08:00又再打人家自住一間的鬼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