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geQ (go biking)》之銘言:
: 昨天參觀母親朋友家(台北松江路豪宅)
: 阿姨家是都更換來的,室內48坪,一層4戶。
: 我問阿姨怎麼沒分頂樓,她說頂樓只有2戶,買主一戶當住家,一戶做娛樂招待所打麻
將
: 等等...
: 另外還有鄰居是一次買3戶的,重點是
: 這些人都付現金!
: 我想我還是現在糊些紙紮豪宅&傭人,幾十年後,就換我享福了。
都更宅,受限於先天不良(照顧舊住戶)+後天失調(建商要賺錢),通常與豪宅絕緣,建
材不會太好,公設不會太多,設計費用不能太高。主打是生活機能+實坪+低管理費。也就
是說,在理性住的實質需求上 cp值高,在感性的需求面上可能比較無法兼顧。
通常新住戶和多數舊住戶的財力不是在一個水平,所以關於新住戶的八卦容易滿天飛,強
者我鄰居的消息不脛而走XD
買精華地段都更宅的金主絕對是有錢人無庸置疑,但住戶可大致分為兩種,住得起和住不
起的。
先說說住得起的,除了頂樓住戶外(頂樓在市區是稀有物件,有特定族群),通常是生活
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在地有錢人。熟悉的生活機能和環境,便宜的管理費,紮實的室內坪數
,保值且實用。
再來說說住不起的,老爸買的,老爹買的,老闆買的,總之就是個實用的市區空間,機能
性強,拿來繁衍後代,照顧小孩,寄學區,當招待所,當娛樂室甚至是倉庫,交通方便且
低調。
大致上我認識的都更宅是這樣,或許不是全貌,參考參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