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習慣回文
把我推文強調一下 我對未來房地產20年看法是這樣
因為我資金全都進場新竹高鐵區 也不用喊空了 顆顆
對於北部市區 我只看好大樓產品
1.要有電梯 因為膝蓋問題無解
2.要有收信 收垃圾 集中單一出入口
公設不要太誇張(比例太高 種樹耍憨 游泳池全年開 需要大量維護資金的)
3.中高樓層 10~15F
4.權狀45~65 (我內心是主建30~40) 雙車位或者單車位 (平面)
反正就是預設住四人左右進行調整 不管是長輩來 小孩離巢 私人空間需求
大概這坪數是最泛用的 也是大部分的人 終極產品
太小的 會想換到這坪數
原本破百坪說不定老了 嫌太大空虛寂寞 換到小一點
講實際去市場實際觀察 會發現好產品根本不多
資金夠趕快卡起來 台灣不動產就是簡單無腦
然後不要管長輩想什麼 基本上台灣長輩很多只是戰後嬰兒 爽到 根本沒料
時機>>能力 QQ
你光定存利率從12% 降到現在1%沒有 最基本的房地產公式都知道會漲翻天
什麼透天保值 只有卡到市區透店的啦 不然很多地方都是洗洗睡 只跟上通膨而已
你去什麼怪鄉下 買個獨棟透天試試就知道
至於北市老公寓這就沒辦法了 還是會有市場需求的
台北市嘛 我們就是尊重 有地方睡覺就偷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