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實價課稅才是正解吧,
最好第二間就開始課1%以上,
才會有更多房子跟土地釋出。
第一間就課重稅怕天龍國有很多人要直接賣房當遊民了。
另外也提高建商的囤屋成本,
很多人說建商如果覺得不好賺就不蓋了,
不可能蓋好了便宜賣。
我只能說,
這才是真正的回歸市場機制,
也才可以真正看清建商到底好不好賺。
現在是建商持有成本太低,
賣一戶就可以養一棟樓,
剩下的空屋還可以繼續借款蓋新房,
變成到處亂蓋,房價亂抬,
反正押寶壓到一個對的就好,
多造幾個鬼城鎮也沒差。
不僅拉高房價,還浪費土地資源。
但是拉高建商營運成本跟風險,
我看馬上一堆議員民代要出來抗議了。
※ 引述《aloness (aloness)》之銘言:
: 其實實價登錄不二價這種言論
: 在版上多軍早就講很久很久很久
: 近10年有2012~2014的狂飆
: 一年全台六都移轉量超出30萬戶
: 也有2016的下跌
: 一年全台六都移轉量僅剩18萬戶
: 一直都講過很多次
: 一個區塊房價會不會漲
: 最優先就是要看建商有沒有持續推案
: 因為,每個建商開案就是要來挑戰最高價
: 所有的案場開價
: 多是行情+2~3成在開價
: 能賣1000萬,就會開1300萬慢慢降試水溫
: 賣的掉,就像高雄文山特區的城揚
: 第一棟14萬/坪,第二棟17萬/坪,第三棟19萬/坪,沒幾年就把房價順利從12萬拉到20
萬
: 甚或是地上權的河堤世界
: 出乎意料的受歡迎,開賣才1個多月趕快再上調1萬
: 賣不掉,就像民族路靠河堤國小附近的冠德,友友跟某建商三棟連在一起的
: 從開價30賣到變25
: 市場自然還是會決定一切的
: 無論漲勢還是跌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