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住家裡會更慘喔,首先買透天的人很少
一般兩房三房的人,家人失能住家裡又揹房貸
只是全家人死更快而已
再來照顧失能老人,對家人來說
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可以不要害家人
真的去住安養中心就去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功課
我自己親戚就是沒想好,全家人就被拖下水
三個子女不敢搬出去,常得請假老闆就不爽
更別說什麼結婚了
最後就是老年租屋這塊
其實並沒有像大家想的那麼困難
多的是子女長大後搬出去
長輩把空房間租給朋友賺點租金也有人陪伴
買房就是投資,如果你怕失能沒人照顧
這個是要去買保險,不是年輕買房來保證自己
年輕買房跟退休族買房兩者需求是不同的
就算年輕時的房子位置再好機能再棒
你手上沒錢一樣只是浪費那房子的投資而已
※ 引述《jamo (hi)》之銘言
: ※ 引述《tiano (tiano)》之銘言:
: : 我朋友,單身女性無子女,勞保已退休,一次領。存款大約有1200萬,是綠角派,以全
: 球股債配置,有兩年緊急預備金,相信72法則。沒有父母的房子可繼承,目前還要負擔父
: 親養老院的費用。個人保險已買好買滿。台北市房租3萬/月,只要看鄰居不順眼,幾乎一
: 兩年就搬一次家,常在IG曬名牌包吃喝玩樂。看心情接案子,但接一個案子,就可以賺幾
: 萬元。她說,退休就是不用為錢而工作了。
: : 但我對她的退休規畫充滿質疑。這樣活到85歲,真的沒問題嗎?她則認為我4× 歲還在
: 背房貸,還是20年老房,才是負債房奴,等我老了,會窮得只剩沒價值的房(我還要更老
: 的房子可以繼承)。因為對彼此的生涯規劃都有所質疑,討論到不歡而散。
: : 我用反駁板上空派的理論,日本經驗,都市的租金只會愈來愈貴……告訴她住慣都市,
: 老了也不可能習慣鄉村生活,而且她連機車都不會騎……
: : 是不是放生這位朋友比較快!道不同不想為謀。還是有什麼實例,可以勸阻她看清現實
?
: 錢多少夠用這要看
: 1:投資效益
: 2:通貨膨脹速度
: 1200 萬按相對穩健的 5% 投報計算大概是 60 萬
: 幾乎在免稅線以下了
: 但是危險的是近年來的通膨幾乎不曾低於 5%
: 所以就實質購買力來說她等於吃老本
: 1200 萬分到 30 年大概一年可以分 40 萬
: 我個人是覺得幾乎無法保持現有的生活品質
: 只會逐年下降,萬一有大病更慘
: 雖然有保險,但是除了醫療以外,
: 其他維持生活品質的開支是保險無法 cover 的
: 不過話說回來,第三世界國家一個月10美金過日子的
: 也大有人在,所以也還好
: 回過頭來說,老年租屋其實真的很受歧視
: 不要幻想甚麼有錢就租的到
: 年輕的時候講 cp 值不買房的那群人
: 跟老了可以有錢到房東願意無視風險出租的族群
: 根本不是同一群人不用幻想了
: 好房根本租不到
: 真的要租只能租市郊那種租不出去的房!
: 更慘的是萬一有病痛,導致生活無法自理,
: 必須住安養院,那就慘了
: 孤零零的住在安養機構
: 生活周遭只有行將就木的老人,
: 不會中文也不跟你說話的外勞,
: 負擔太重不耐煩的照服員,
: 跟偶爾一見蜻蜓點水醮醬油的社福系大學生
: 眼看著存款慢慢的變少,內心越來越驚慌
: 整個世界跟你互動漸漸斷絕,
: 最後在孤獨中慢慢腐爛,然後不知道要不要去死~
: 這是我看到很多安養中心的悲劇
: 去住安養機構這句話說的輕巧,
: 真的有研究過安養機構就不會講出這句話
: 很多安養機構中的生活品質極差
: 裡面永遠飄著老人味,屎尿味,漂白水味道
: 還有各種呻吟,哀號,以及被拘束的老人
: 憤怒的擊打病床的聲音
: 當年我跟我股東討論要不要做安養中心
: 他說他所有問題都能忍受,
: 但他做不到把無親無故的阿嬤扶上公車,
: 哄騙他路的盡頭會有家人來接....
: 住自己的房,有家庭有後輩
: 人生最後一段路起碼還跟世界有連結,有互動
: 讓我覺得自己還像個人!
: 而不是一個無以名狀的肉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