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AAB 2023-01-22 13:34:20連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50236138268.html
內文:
還在用車子的品牌、房子的大小,來衡量一個人的身分地位嗎?專家認為,這樣的區分方
式已經不合現代潮流,對於許多七、八年級生而言,智慧型手機、無線網路才是人生最重
要的事情。
進入社會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存錢買車、買房、結婚、生小孩,而是換手機?財經專欄作
家黃嬿在《財經新報》中指出,其實千禧世代的七、八年級生,對於的金錢、品味、支出
習慣,已和上一代出現明顯的改變,因此老一輩的人生指南,未必適用於年輕人。
黃嬿說明,對於傳統的長輩而言,汽車的品牌象徵一個人的身分、地位,居住空間的大小
、位置,更是經濟水平的重點指標,「但是現在年輕人要的是智慧型手機」,與其養車、
養房,擁有良好的網路收訊品質,方便穿越時空、四處瀏覽資訊,才識年輕人心中最重要
的事情。
不過理財專家賴淑惠提醒年輕人,這樣的消費支出,其實隱藏不小的風險,許多年輕人過
著看似時尚、光鮮的生活,卻忽略「天長地久遠勝暫時擁有」的道理,「不知道這些年輕
人是數學差,還是太過虛榮?」,提醒努力存錢、理財的重要性。
心得︰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前委員兼台灣金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俊吉公開
表明,房價上漲雖然對年輕人是負擔,但對上一輩而言,房價上漲是鼓勵,這代表上一輩
的投資,有了回報。民主進步黨臺北市前議員梁文傑公開表明︰「現在年輕人在爸媽幫忙
下買到房子或有房子可繼承的,應該比我這1970年代的多很多。有一個神話說現在年輕人
比我們那代沒希望,但其實他們的條件好很多」
作者: fitnessboyz (fitnessboyz) 2023-01-22 13:37:00
沒關係 這些人都是租屋族,漲房租就好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22 13:39:00汽車吧? 在台灣開四輪 還是相對屌一點比手機 是多低端的? 國中生嗎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22 13:45:00以前退伍 第一件事情幾乎都是簽汽車 哈Y
作者:
cult2 (cult)
2023-01-22 13:54:00少生1孩/多1口袋+老婆隊友+投機投資才能離開躺平/內卷狀態
作者: Moneytaker (嘎嘎嗚啦啦) 2023-01-22 13:54:00
是因為因為買不起好嗎,只能買自己還算負擔得起的小確幸
作者: fitnessboyz (fitnessboyz) 2023-01-22 13:54:00
說真的別先買車 根本累贅…除非你是業務那種工作需求
作者: ymhs111105 2023-01-22 14:17:00
沒差阿因為上一輩已經把房子準備好了那麼累幹嘛,用新手機也爽
作者: weekman 2023-01-22 14:23:00
除非上一輩資產多,不然留三四十年房子會想住?
作者:
Ddylan (目標邁進中)
2023-01-22 14:23:00作者: ymhs111105 2023-01-22 14:25:00
三四十年老房子也上千萬也買不起,加減住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22 14:30:00會啊 為什麼不會 台北市 50年公寓有捷運站送我我要只要已經有房可以住 其他資金就可以先運用在其他地方了
作者: fitnessboyz (fitnessboyz) 2023-01-22 14:33:00
有房可住的定義也是不要跟長輩一起住吧,打擾晚年以後我小孩想撿我現成的就先趕出去磨練一波
作者:
toto123 (煩.....)
2023-01-22 14:38:00有個住的地方 不用繳房貸 找個簡單工作4~5萬台灣很好過了娶個普通的台女應該也不難了
作者:
tcpin (bin)
2023-01-22 14:55:00如果年輕人買得起房,誰會只愛手機
作者: jovi8401 (JOVI8401) 2023-01-22 14:56:00
能吃牛肉麵誰想吃陽春麵
作者:
hypeng (獅子雲)
2023-01-22 17:05:00快笑死了,要洗也不是發這種邏輯的文,手機一隻三萬,可以用個3、5年,年輕人如果真只買手機,然後不買車,這樣叫浪費? 車一台算60萬就好,夠年輕人買20年的手機。
作者: yukiinsummer (夏季雪痕) 2023-01-22 19:35:00
笑死 每次這種文後面都有三小理財專家要給年輕人建議
作者: Pipline (PP) 2023-01-22 23:02:00
原來手機要2000萬
手機在貴又不到10萬 有什麼好炫耀買一個自己的家 然後在家滑手機 不是比較爽嗎
作者: SEEDA (喜德) 2023-01-23 09:23:00
原來這裡都是上一輩的老人
親戚做外匯車近幾年 賺飽飽。因為年輕人買不起房子,轉而買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