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largelp (bernie)
2023-12-07 10:08:17※ 引述《jc761128 (ID不是生日)》之銘言:
: 而財政部基準僅給予寬限期二年,且寬限期內為差別稅率,分為2%、2.8%兩種,對建商形
: 成壓力。
財政部覺得把三年變成兩年逼你賣出去,就能逼房屋釋出、逼出供給。
但實際上咧?
看A7捷運旁邊的地就知道了吧。
有些原本要整的地,
不知道是不是囤房稅風聲的關係,直接躺平養草。
反正捷運旁的地愈晚賣愈漲。
譬如說原本估兩年蓋好放三年賣掉。
現在只能兩年蓋好放兩年賣掉。 那就晚一年開始蓋啊= = 有差嗎?
晚一年蓋,基本工資又上漲囉= =
你說不轉嫁給買方我是不信啦
作者:
deann (古美門上身)
2023-12-07 11:02:00反正早一年蓋晚一年蓋建商都還是賺阿 有差嗎
作者:
luben (魯蛇中的魯蛇)
2023-12-07 11:03:00囤房稅可combo囤地稅; 政府不要睡就好
作者:
deann (古美門上身)
2023-12-07 11:03:00工地工人都拿基本工資而已 不是說工人成本有多高 笑死
作者:
tfct (小尼)
2023-12-07 11:05:00減少供給 漲了不是大家都開心嗎? 投客應該大力支持才對尬爆空空 房價上漲 很好啊 為什麼感覺投客都很反對啊
作者:
blargelp (bernie)
2023-12-07 11:10:00供給少建商漲 投資客入手成本一樣漲啊
其實土地法裡面的確有空地不開發利用政府就要限期照價收購的法條,但實務上因為政府也沒錢搞這種事,所以從沒執行過。而且,所謂的開發利用是指不能空置,但並沒有規定所謂的利用一定要是蓋成住宅售出,所以變通的花招就多了,租給Times 24當停車場,甚至租給魚中魚賣貓食狗糧,也都是利用呀。當初囤房稅這規則出來時就已經一堆內行人在說,這種阻礙供給的手法,下場一定是導致房價更加高漲,只有不讀書的鄉民才會在那裡高潮說這才是居住正義……
作者: IUIST (孤) 2023-12-07 11:19:00
但手中的舊房會跟漲啊…除非投客還沒買房?而且就算還沒買,轉嫁給買方不就好了…還是投客怕買了賣不掉,如果是這樣和空空怕買了就下跌不是同一個魯樣XD
作者: IUIST (孤) 2023-12-07 11:20:00
版上很多空空號稱有房,房子漲了哪會最慘,爽的很好嗎XD
我們要強調的是 按照經濟學概念 房價只會上漲不會跌至於厲害的投客建商自然有辦法 讓我們為空空默哀然後恭喜政府又是最大贏家XDDDD
作者:
scopeowl (飛翔的貓)
2023-12-07 11:30:00誰上台都不敢讓房價大跌 不要期望會跌了
作者:
jaricho (...)
2023-12-07 11:52:00減少供給 買房正義的真的會比較好嗎?
空空:你484 paler?莫忘房地合一稅2.0慘案XD
作者:
blargelp (bernie)
2023-12-07 11:57:00合一稅真的有夠慘。轉約的都直接算給你:這個我要賺40萬,加上房地合一稅,總價我這邊要加70萬。都直接講明這筆就是要繳稅的
作者:
TOP99 (eric游泳)
2023-12-07 12:09:00放百年等建國
作者:
iamala (it depends)
2023-12-07 12:42:00多花一百萬比較慘,還是覺得多花一百萬很慘的人比較慘?
作者: fabdawn (晃阿晃阿) 2023-12-07 13:03:00
那建商為什麼要生氣?
作者:
aa00788 (小Lee)
2023-12-07 13:27:00建商怕了 房蟲急了 打到痛點了
作者:
jackred (我在台北天氣晴)
2023-12-07 13:55:00可以放百年
作者:
narotic (零)
2023-12-07 14:01:00笑死,放到百年後好不好啊
40樓的朋友您一定沒有做過生意或沒有做過業務或行銷職務的人吧?公司要賺錢不是只靠單個貨品的毛利而已,銷售量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避免被客囤房稅會導致銷售期拉長、每期的成交案量下降,總體上的收益還是會下滑的所以建商當然會哇哇叫。整個政策真的執行之後,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的好處(生產剩餘/消費剩餘)都會下降,只有政府因為收稅增加而得利。面對這種邪惡的政策竟然還有一堆鄉民在那裡拍手叫好,真的是只能感嘆都是一堆沒讀書的人,所以政府才能這麼容易騙倒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