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ishyesunno (不輸不等於贏)》之銘言:
: 最近發現八年級根本卯起來買房
: 反而七年級買房的時候常常裹足不前
: 後來發現一個關鍵因素
: 七年級懂事的時候,台灣一坪約10萬左右
: 有能力買房的時候,一坪漲到30萬
: 八年級懂事的時候,一坪約30萬
: 有能力買房的時候,一坪漲到40-50萬
: 對於七年級來說,房價漲了3倍!
: 但八年級會覺得,房價「只」漲了5成
: 買房心態會更強健一些
: 每坪單價當然只是約略的數字,
: 主要傳達上漲的%數,
: 造成八年級買房買的比七年級兇的原因之一
其實就是不同世代的人,對「房價認知」有不同的錨定
七年級生所處的年代,房價衝的沒現在這麼誇張
甚至還有2015年房價下跌的事件
因此七年級生認為
「房價就該是這樣,也該是這樣,炒過頭了就會跌
就像2015年的林三淡北新,這世上是有地心引力的」
而八年級生就不一樣了
最老的八年級生畢業時也2013年了
才剛畢業兩年當然不可能買房
2015年下跌後房市就一路高歌猛進
https://i.imgur.com/G0QGRMQ.png
所以對八年級生來說,房價就是一直漲的
對房價的認知不同,動作當然不同
小妹碰到不少七年級生,他們真的認為房價會「均值回歸」
認為現在的高房價,只是「短暫的、一時的」
甚至還有被五十幾歲的老害影響
拿2000年左右的上古往事跟你講「你以為房價不會跌喔?」
所以就是一直被嘎空手
而八年級生,要嘛就早早認輸躺平,要嘛就先衝再說
相較於七年級生想買又不甘願追高的矛盾姿態
八年級生無論要買不買,態度是較為明確的
只能說「均值回歸」雖然合乎人性及期待
但這個越來越複雜的世界,不見得會回歸平均,反而會越來越極端
尤其是房價、金融這類的財富問題,因為這牽涉到人性
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就闡明了:
「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
白話來說,意思是:
「自然的法則,是減去有餘,並補上不足;人世的作風,是減損不足,拿來供給有餘。」
所以自然環境會有複雜的反饋機制讓極端回歸平衡
但人類的世界只會越來越極端
就如同【馬太效應】所說: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造成「寒門再難出貴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等貧富差距擴大的現象
複雜的現實世界除了極端,還有無常與無奈
伏爾泰曾寫過一個短篇故事《憨第德》,以諷刺當時盲目的「樂觀主義」
恩師被吊死、好人死於大地震、死於船難,壞人卻活了下來長命百歲
有錢拿去助人,結果卻是把人推入不幸
他經歷各種災難及殘酷,最後才知道
「講那些有的沒的都沒用,到頭來,我們必須耕種屬於自己的花園」
在「房地產」領域中
「自住房」就是「自己的花園」
「樂觀主義」就是「房價漲那麼高,再漲空間有限,再等等會跌啦」
有買房的需求,也買得起的話,買就是了,這是我們在這個混沌世界唯一能做的
那裏有許多雜草需要剷除,有許多可能性值得好好耕耘,夠我們忙了
當我們不再盲目樂觀幻想房價會跌下來給我們買
揮灑汗水辛勤耕耘的花園,才有機會開出財富自由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