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竊聽風暴》:聽的藝術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2007-03-04 15:42:53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article_id=6317690
凝視與反思大歷史,始終是許多電影不變的主軸,這類電影有時歌誦英雄,
宣揚國家主義;但有時卻審視歷史,拆解神話,或者甚至是,掀開黑幕。
作為一部企圖「再現」過去那段人們不願再提起的歷史的電影,它所應做的
,從來就不是將那些過去的歷史和傷痕簡單化的呈現;相反地,它必須更複
雜、更全面的去呈現大時代真實的種種面貌,而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最重要
的─「人性」。
時序是1984年,這部以東德白色恐怖為背景的《竊聽風暴》有著異常傑出巧
思劇本。它不僅僅具體揭密了過去東德可怕的國家情報局「斯塔西」(Stasi)
的恐怖面貌,更在角色的安排上慧頡的使國家主義始終至上的竊聽員與以自
由為尊的天真藝術家相互交織,藉由不帶善意的舉動「竊聽」,竟碰撞出驚
人的火花。
並且,這碰撞出的火花不是短暫炫麗,而是永恆溫暖。
觀眾們首先隨著竊聽員的「竊聽觀點」成為影片的全知者,我們窺見這群受監
視藝術家的一舉一動,也看見受壓迫者的悲傷心靈與身心之苦。在這個竊聽的
過程中,電影裡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包括了戲劇、音樂、文字…等等
。導演藉此大量鋪陳,一點一滴的勾引出隱藏在竊聽員內心的溫暖善意(人性)
。這也透露出了作者信奉的強烈信念:藝術真的得以昇華人心。
然而,影片至此仍未結束。緊接而來的是柏林圍牆倒塌的消息,電影居然在此
時出現了神奇的大翻轉。不僅僅是自由與鐵幕、民主與共產、世售出版物與竊
聽秘密檔案的表面對比,當過去的高壓恐怖已不復在時,原本觀眾的全知(竊
聽)觀點也進行了轉換。
竊聽員的善行反而成為被藝術家書寫並公開讚揚的對象,但他自己卻渾然不知
。這全知敘事觀點的轉換(從竊聽員轉變到藝術家)遂成為整部電影裡最高超
驚人的敘事手法,打破了過去的壓迫者與受壓迫者二元對立的傳統觀,並消泯
一種關於政治的敏感隔閡,《竊聽風暴》其實告訴我們,該如何撇開一切偏見
,學習如何去傾聽與理解。
只有為了別人,才有藝術;只有透過別人,才有藝術(沙特語),《竊聽風暴》
是部絕對大器的優秀作品。
最後,關於《竊聽風暴》裡藝術靈光能否昇華人心的面向,我想摘錄一段俄國
文學家蕭洛霍夫(Mikuhuil Sholokhov)所說的話:
「發自真心地告訴讀者,對人們說真話。事實有時是殘酷的,但永遠是毫無所
懼的。堅定人們心中對未來的信心,以自己的力量打造這美好的未來。作為一
個為世界和平奮鬥的戰士,在文字所能到達之處,用文字的養分來培育這些戰
士。聚集人們追求與生俱來對於進步的高尚渴望,藝術擁有強大的力量來影響
一個人的智慧與心靈。我認為,以這股力量在人們心中創造出美好的事物或用
以實現人類福祉的那些人,是有權利被稱為藝術家的。」
我想,《竊聽風暴》的導演賀克唐納斯馬克(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ck)
也是有資格被稱為藝術家的。
作者: hwenagua   2007-03-04 16:36:00
好文
作者: kinple (( ï¿£ cï¿£)y▂ξ)   2007-03-04 17:14:00
好文
作者: aquariuslai (Borgweg)   2007-03-04 18:21:00
推好文
作者: shinkai1996 (深海)   2007-03-04 20:04:00
作者: newgreatman (Boss)   2007-03-05 15:33:00
作者: lin9m   2007-03-06 01:30:00
推好文
作者: lemini (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2007-04-02 01:21:00
被藝術感化的部份: 東德詩人布萊西特的詩集 和 好人奏鳴曲
作者: lemini (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2007-04-02 01:24:00
以及令人敬重的劇場導演自殺留下的藝術家哀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