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Ourmovies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Ourmovies
標題: [專文] 關於金穗.三十
時間: Thu Jul 24 12:51:26 2008
原文刊於「第三十屆金穗獎特刊」
http://blog.sina.com.tw/30gh
關於金穗.三十
文/羅樹南
設置金穗獎之時代背景
民國64年,國片的主要外銷市場東南亞各國,為了保護其本國影片,大幅提高進口拷
貝稅金,並削減華語片的進口配額,原已遭逢電視節目搶走觀眾的國片面臨雪上加霜
的危機,首次喊出「莊敬自強」的口號。民國66年,國片產量持續銳減,電影公司為
了減低成本,粗製濫拍情況嚴重,電影界發生十大爛片風波,影劇協會舉辦三場「當
前電影問題」座談會,討論題目包括「如何提高國片水準」、「國片今後應努力的方
向」。這時期,舉辦多年的香港實驗電影展已是聲名大噪,題材內容呈現百花齊放,
國內「影響雜誌」主要成員也一再鼓吹實驗電影,因此,參與挽救國片座談會的電影
界人士及大專院校影劇科系師生,順勢提出舉辦「實驗電影展」的建言。
金穗獎之設置
當年,兼辦電影基金會業務的新聞局經過研究後,基於:一、為培養愛好電影的青年
與發掘對電影製作具有潛力之人才;二、藉以影響國內電影研究之風氣,激勵國片在
技術上與藝術上能有所長進。兼該基金會董事長的丁懋時局長,進一步指示蔣倬民處
長以電影基金會執行秘書名義邀集電影界人士及大專影劇科系師生,於10月1日召開
「實驗電影展覽座談會」,主要結論為儘速成立『電影圖書館』,便於「實驗電影展」
推動。繼於12月7日以電影基金會名義公布「獎勵優良實驗電影金穗獎」實施要點,
自67年1月5日起開始徵件。復於67年3月29日,以電影基金會名義購置台北市青島東路
七號四樓作為籌設電影圖書館的館舍。
金穗獎成立之初,獎勵種類先劃分為16mm與8mm,再依不同規格分為劇情長片、短片與
紀錄長片、短片。惟由於金穗獎之設置過於匆促,加上當年產官學界對「實驗電影」
普遍認識不足,因此雖名為「實驗電影金穗獎」,但獎勵種類卻沒有實驗片,在三十九
部參賽作品中,只有王菊金導演的《風車》與邱才彥導演的《背影》,具有實驗精神,
但仍有傳統的敘事格局;其他雖屬非商業性電影,但多為簡報式或報導式紀錄片,及不
成熟的學生實習作品。
變革
儘管參賽作品的製作水準不甚理想,惟基於對實驗電影的好奇與對國片前途的關心,
因此新聞局為提升國片水準而大膽邁出的這一步,廣受國內輿論的高度肯定,展出時
,更受到電影愛好者的熱絡捧場。
第二屆,新聞局採納專家、學者的建議,取消劇情片與紀錄片的劃分,僅將類別分為長
片、短片,規格分為16mm與8mm。參賽作品增加到四十八部,評選出十五部得獎作品,
整體製作水準較第一屆進步許多,並由剛成立的電影圖書館執行展出,除了循例在台北
映演外,並首次至中、南部巡迴放映,都受到觀眾的熱烈迴響。
第五屆,參考「香港獨立短片展」的名稱及項目,將「實驗電影金穗獎」修改為「優良
創作短片金穗獎」,獎勵項目先分為劇情片、實驗片、紀錄片、動畫片,再將每一片種
區分為16mm與8mm。
民國76年,為順應錄像技術的出現與家用電子媒體的開發,接受楊德昌等評委之建議,
自第十二屆起將錄影帶作品納入獎勵範圍,更名為「優良創作短片及錄影帶金穗獎」。
新聞局於80年7月1日將兼辦之電影基金會業務移交予電影業者主導後,81年度(第十六
屆)起開始自政府預算中撥編經費承辦金穗獎,參賽人資格擴大為影視工作者及社會人
士都可參加,且將參賽作品從最長三十分鐘放寬為六十分鐘,並首度將最佳短片獎金自
十萬元大幅提高為三十萬元,希能為國片栽培更多優秀的種子人才。
邁入二十一世紀後,以數位攝影機攝製電影已成時代趨勢,國際影展如山形、釜山、安
錫等,均已將影片作品與DV作品放在一起評比,金穗獎遂自第二十七屆起修正名稱為
「優良創作影片及創作DV金穗獎」,並於最佳獎項之外增設影片首獎及DV首獎兩大獎,
且配合87年度以來「電影短片及紀錄長片輔導金」之實施,紀錄類作品可以超過六十分
鐘,其他三類作品仍限於六十分鐘內。該屆參賽作品共計兩百四十一部,獲獎作品十八
部,創金穗獎有史以來最競爭的一次。
第二十八屆,順應DV、HD、HDV等數位影像作品較影片作品多出許多,遂進一步更名為
「優良影像創作金穗獎」,並大幅修正獎勵方式,先依獎勵對象之不同區分為『個人組
獎』、『學校團體組獎』、『個人單項表現獎』。『個人組獎』設首獎、各類最佳獎與
不分媒材及類別的優等獎;『學校團體組獎』設最佳獎一名、優等獎二名;『個人單項
表現獎』設編劇、攝影、美術、剪輯、錄音、演員等各一名。評審方式改採二階段評審
,第一階段先評審出入圍者,第二階段自入圍名單中評選出得獎者。另規定作品長度應
為三十分鐘以下,並限制曾獲得國內重要電影獎逾二次之創作者不得報名。這是金穗獎
成立以來的最大變革。但另規定報名金穗獎時尚需繳交電影片准演執照,因此報名件數
如滑梯般地大幅減少到九十七件。
第二十九屆,將『個人組獎』改為『一般作品獎』,且改以創作團隊為獎勵對象,『個
人單項表現獎』改為『一般作品個人單項表現獎』,『學校團體組獎』則改為『學生團
體作品獎』,並針對第二十八屆之不足,增設『學生個人單項表現獎』,作品長度恢復
為六十分鐘以內,也取消繳交准演執照之規定,報名件數增為一百四十八件。第三十屆
之實施要點與第二十九屆大致相同,惟增加參賽作品之工作人員及主要演員,須領有電
影從業人員登記證明之規定,報名件數遞減為一百一十五件。
成果
舉辦了二十九屆的金穗獎,是培育國片新血的園地,是愛好電影藝術、有志從事影像創
作之年輕導演晉身電影產業的階梯;不單於民國七○年代孕育出廣受國際影人青睞的
「台灣新電影」。進入二十一世紀,有些獲得金穗獎之作品甚至在院線作商業放映,票
房成績不錯,包括胡台麗《石頭夢》、陳秀玉《秋天的藍調》、林育賢《翻滾吧!男孩》
、顏蘭權與莊益增《無米樂》等片。令人欣喜的是,有些作品甚至在國際影展獲得肯定
,包括閻鴻亞《三橘之戀》獲得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湯湘竹《海有多深》參加夏
威夷影展、沈可尚《與山》參加坎城影展、魏德聖《七月天》參加溫哥華影展、王嬿妮
與劉靜怡《生日》入選威尼斯影展新領域單元;黃庭輔《指月記》應邀赴日參加山形影
展亞洲新浪競賽等。
惟八、九○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雖然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與創新的探索精神,但在敘事
結構上,承襲實驗電影的特質,少了複雜的事件與引人入勝的情節,因此在娛樂效果不
足的情況下,國片的市場佔有率愈趨萎縮。而金穗獎的頒獎,當初,也是不以能引起民
眾矚目的商業模式操作,僅於本館的小放映室或新聞局的新聞中心,制式地頒予獎金、
獎座;觀禮人員除得獎人的親友外,少有電影界人士前來捧場。如此小規模的頒獎儀式
,欠缺吸引電影人參與的魅力,媒體人也缺乏報導的意願,因此無法激起電影界及社會
各界的迴響。
近年來的金穗獎參展作品,實驗類減少,紀錄類與動畫類作品逐年增多,題材愈趨多元
,攝製品質也逐年提升,年年出現令人驚豔的佳作。獎項的規劃,除了區分為一般作品
及學生作品兩大類外,各獎項也調整為以專業分工及與產業接軌的導向規劃;頒獎典禮
則從原來僅容五十名參與的場地,擴增為可容三百五十名參與,並重新設計精美的金穗
獎座,尤其現場揭曉得獎者與穿插表演節目的頒獎過程,讓頒獎氣氛顯得隆重而熱絡,
媒體曝光率較往年增加許多。但作為以獎勵台灣新生代電影人為主的金穗獎,對照以獎
勵華語電影為主的金馬獎,二者的規模與受重視程度,仍有相當懸殊的落差。而振興電
影產業,首要培植電影新鮮人,因此,這個純以獎勵及培植台灣電影人的金穗獎,應逐
年擴大,以期獲得社會更廣泛的關注與迴響,讓贏得金穗獎的電影人,更能感受無比的
榮耀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