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有雷)
是衝著青春的騷亂、愛情的狂暴和革命背景去的。性不性倒真是
其次了,最近連串看一堆異色電影,改天真該來寫一篇「到處存
在的性,到處不存在的欲」之類的觀後感…
先前看的介紹心得,不外繞著郝蕾的「毫不扭捏、大膽解放」打
轉,說郝蕾犧牲比湯唯大,可惜雷大雨小……有人拿性愛場面跟
李安《色戒》、貝托魯奇《愛做愛做夢》(後譯《巴黎初體驗》,
令人想嘖的片名)相比,說輸了前者、有類後者。我以為手法上
未必輸給李安,因為拍攝風格有著一工筆一寫意的截然不同;至
於用青春愛欲無法拘束的亂暴本質對比革命,婁燁跟貝托魯奇的
概念就真的如出一轍了。
是這樣的,邊看《頤和園》,我邊想到印象派畫作。對美術史並
不熟悉,不知道我的說法有沒有錯,但總覺《頤和園》跳躍的、
以女主角感覺為出發的、焦距時清晰時模糊的影像敘事,就像導
演拿著畫筆,略沾了沾顏料,以近看摸不著頭緒的點狀法,勾勒
出時空輻輳開後蒙昧卻寫意至極的全景。
於是女主角是個幌子、三角戀情是個幌子、那些呢喃似的畫外音
是幌子,主角其實是那場春夢般的八九年.北京記憶。
如果不從這角度看,檢視整部電影便容易失於傳統敘事的偏見:
角色不夠立體具說服力、情節過於瞻前不顧後、還有攝影究竟在
搞什麼東西?(音樂就棒極了,我一定要去買原聲帶…)
如果不從這角度看,開場那段女主角的日記:就會變得不過曖昧
不實際,簡直只是個思春少女的不知所云。
但一旦掌握主角是「那個年代」,一切就解謎了。婁燁用一場愛
情的進程,比擬了八九年學運的前因後果,拿《頤和園》裡愛欲
和革命的並行線去比較《愛做愛做夢》裡的,大概可以寫一篇小
論文。
從在中韓邊境的故鄉荒地上終結童貞開始,女主角前往北京的身
心,就和北京同時註定迎向騷動的愛欲前夕/前戲。她和男主角
的相遇發生在知識與身體大鳴大放的酒吧,隨後的談話、觸碰、
性愛,由單純專一逐步演變成背叛卻熾烈的,也隱喻著革命來臨
前不得舒展的壓抑、乖張;到了六四前幾夜,女主角輕描淡寫帶
到生活中的幾件大事,其中一件,是和女室友跟兩個外校男學生
在寢室裡「做了那件事」。狂亂的四人性愛,就像為革命啟動了
按鍵,隨後,便是影片中的角色們攀上卡車,加入天安門廣場上
的運動,恣意放歌擁抱的場面,配上畫外郝蕾迷離放蕩的歌聲,
片中學生們宛如加入一場集體雜交,卻始終沒抵達最終的高潮…
六四之後,影片時時出現下雨的場景,是澆熄欲望火光,也澆滅
青春妄想。影片至此有些拖沓,而三個主要角色也如花謝萎地四
散,越痛苦越燃燒的女主角在不斷漂流中,逐漸黯淡下去,遠赴
德國的另外兩個人(又是一個對比,柏林圍牆倒塌後、民主改革
成功的烏托邦,卻是蕭索而茫然的…),則遁入死亡和無枝可棲
的處境中。
最後那場沒能發生的重逢性愛,將原本曖昧且濃縮的人物情感,
又狠狠搥進心底的晦澀角落。十年過去了,每個人都遠遠離了北
京,情愛不再、夢想不再、生命的熱情不再,徒留幾句字幕告知
眾人無可無不可的後續,於是一場兩小時多的《頤和園》,我們
隨同電影裡的人物,從一團朦朧而漫漶的情感記憶中掙扎著不被
淹沒,過程似夢非夢,無可言說且沒有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