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金馬國際動畫大觀 ─ 亞歷山大佩特洛夫

作者: daisyshu (很想你)   2008-11-19 21:57:48
油畫在西方繪畫史上,自十五世紀以來,一直都居於主體的繪畫方式。歷史如此
悠久的繪畫技術,至今仍不乏有人持續創作。然而,亞歷山大佩特洛夫繼承西方油畫
的傳統,卻捨棄布料,以玻璃作為繪畫的新材質,並且運用攝影技術,將其製成動畫,
可說是雙重創新!
從小到大,眼睛習慣看輪廓清楚的動畫,一開始看玻璃油畫這種特殊的動畫形式,
總覺得畫面有點模糊,幸好看了前面一兩部之後,漸入佳境。發現曖昧的畫風,搭配
文學題材,愈看愈有幽美的意境!而畫面與畫面的連接,敘事流暢,導演尤其喜歡以
夢境作為故事轉接的橋樑,予人如夢似幻之感!我想,我不會忘記我曾經在金馬影展
看過如此詩意唯美的影像。:)
一、《母牛》
濃濃的土黃色調,是屬於大地的顏色,很自然地讓人聯想到仰賴土地維生的農家。
而《母牛》的故事,就發生在某戶不起眼的農人家庭裡。大人與小孩看待家畜的心態,
南轅北轍,當中卻蘊含了巧妙的人生哲理。
大人的世界,經過多年的社會化之後,自有一套衡量利弊得失的標準,姑且稱為
「現實的功利主義」。因此,將牛隻視為財物的結果,是母牛力氣大,應當留下來耕田;
小牛則太小,不能有所貢獻,卻得多出一張口,不如賣掉換取現成的銀兩吧!沒想到,
精心算計到最後,卻落了個兩頭空。
小孩的世界,以有情的眼光接納萬物,天真無邪地充滿「物我合一」的浪漫幻想。
所以,「母牛可以是媽媽!我在媽媽的牛角上轉圈跳舞,感到好快樂!」正當這一切
看似單純美好,導演隨即以夢境轉接現實,交代了母牛被火車輾斃的惡耗,故事就此
 戛然而止,讓觀眾的心裡徒留感傷……
二、《美人魚》
這是一個恬靜卻動聽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我既說它「恬靜」卻又說它「動聽」呢?
恬靜之處,在於五部動畫之中,唯獨《美人魚》的敘事手法,最具有「影像獨占性」,
導演幾乎取消了人物之間的所有對白,企圖將語言文字的牽絆降到最低限度,讓觀眾
直接聯繫視覺與腦袋,純粹從影像汲取故事。
動聽之處,在於美人魚銀鈴般的笑聲與歌聲,忽隱忽現,時而迴盪在水邊、樹梢、
鞦韆……如此迷離奇幻的氛圍,結合玻璃油畫獨特的霧面感,更添加了美人魚的神祕
 之美。讓我也像那位男孩,對美人魚深深感到著迷,因此,我怎麼都無法接受美人魚
 竟然是邪惡的象徵?!
我寧可解釋為:美人魚不同於人類,她們能夠青春永駐。而與男孩同住的老神父,
年輕時並不是神父,他曾經與美人魚相戀,卻背棄了誓言。當老神父看到美人魚,他
一眼就認出了是她!老神父擔心美人魚取走男孩性命,故冒險相救,卻在怒海波濤中,
與美人魚雙雙喪命。最後,男孩奇蹟似地活了下來,將老神父與美人魚比鄰而葬……
三、《初戀》
   首映之夜導演與觀眾的對談,有人問道:「導演的動畫為何多半改編自文學作品?
是否有意願自己創作全新的劇本?」導演答道:「我認為玻璃油畫本身比較適合用來
詮釋詩意的、文學性的風格,又由於我本人的創造力還不足,而前人的作品,不論是
在故事架構方面或是哲學思維方面,都已經相當完整。」
導演如此謙遜,卻絲毫不減其文學改編之作的耀眼光芒。我認為一個文學作品要
改編得好,考驗了導演的文學素養,即「鑑賞原作的敏銳度」與「再詮釋的精準度」。
最難的是,在原作優良的基礎之上,「靈巧地加入新意」,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而《初戀》,確實做到了上述幾點。
屠格涅夫的《初戀》,只有一個女主角,即住在男主角隔壁的神祕女子。導演則
加入青春明朗的女僕,與成熟神祕的女子形成對比,讓情竇初開的男主角,產生更多
微妙的心理揪葛。而本片對於男女關係之中,純真與邪惡、性靈與肉體、幻想與真相
……等探討,也很有可看性。我尤其喜歡帕瑪送給安東的「雪蓮」,象徵純潔的愛情。
四、《狂人之夢》
個人認為《狂人之夢》是五部動畫之中,最晦澀難解的一部。你是否想過死後的
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導演藉由男子荒謬的夢境,建構了和現實世界長得一模一樣的
死後世界。不同的是,那個世界的人們,心靈純淨,沒有一丁點兒私人的欲望,不分
你我,每個人都很自在的活著。
而夢中死後世界的時間觀非常奇異,可愛的女孩長成誘人的少女,似乎只有一瞬。
男子不過是在少女的臉頰上,落下輕輕的一吻,卻讓原本寧靜的世界迅速崩解,陷入
征戰與混亂。我想原因在於人們有了區別之心,知道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進而產生
獨占、貪婪、嫉妒、憤怒、仇恨……等情緒,有點像是《失樂園》亞當與夏娃的故事。
五、《老人與海》
首映當天,翻譯的老師笑談:「希望看過動畫之後,學俄語的人口可以大增!」
說實在的,俄語低迴絮叨的語感,聽起來也不算難聽,不過聽到《老人與海》以美語
發音,那抑揚頓挫的音調,還是讓人感到格外親切啊!
噢!以上是題外話了。小時候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完全沒有畫面感,心得
就只有一句:「老人一個人抓魚太無聊了,所以在船上自言自語了幾天幾夜。」XD
直到看了導演的動畫,充分將《老人與海》的文字具象化,我才深切地體會到它身為
世界文學名著的價值,老人和大魚各自為生命奮戰,就是向造物神獻上最崇高的敬意。
而玻璃油畫的影像魅力,更讓我難以忘懷。整片水藍藍的汪洋大海,讓我的腦袋
感覺像裝滿水的圓形玻璃缸,裡面什麼魚都不養,只想悠閒地放空,沉浸在這片蔚藍。
動畫中,除了海洋魔幻般的藍色吸引力,那條和船身等長的大魚,急速拖著船前進的
速度感,以及自海面躍起的身形,都展現了生命的力與美,予觀眾最極致的美學享受!
作者: yunnuy (《天使來過人間》 )   2007-01-19 22:15:00
推 好文
作者: plusone0507 ( +1)   2007-01-19 22:39:00
好想看喔@@
作者: orzisme (EM)   2007-01-19 23:04:00
每一個畫面都美得像幅畫~~
作者: shvji (Justine HENIN)   2007-01-19 23:33:00
很特別的玻璃油畫動畫形式的作品
作者: Hiro2 (我不太看傻子來信的…XD)   2007-01-20 00:42:00
可惜的是 Youtube上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找的到
作者: puregirl2007   2007-01-20 09:58:00
大螢幕跟youtube差很多耶 樓上
作者: KimPossible (kiM )   2007-01-20 12:57:00
推 看同一場:D
作者: alterego (charade)   2007-01-21 17:43:00
推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