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hsuma (Amushi)
2008-11-20 00:19:50http://blog.roodo.com/amushi/archives/7638191.html
(一樣,衝人氣(咦?))
整理/于昌民
問:您是怎麼拍電影的?而在《尋找小津》中,您曾經跟小津的攝影師談過話,他們的關
係又是怎樣呢?
答:在那個片廠的時代,由於一年就拍一部片子,所以攝影師跟導演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Yuuharu Atsuta是他的名字。他從小津的攝影助手一部部磨練起,最後成為了他主要的攝
影師。而在小津死後,他覺得他沒有辦法跟其他導演合作,就一起隱退。這在現今的電影
界是辦不到的,一部片需要兩三年才能拍好,拍攝期又很短,攝影師同時也會有其他工作
。雖然我也跟他們很熟稔,但是沒辦法發展出那樣的關係。所以我才說小津的那個時代是
失去的天堂與樂園呀(lost paradise)。
問:您認為愛是什麼?而在《慾望之翼》中的天使又怎會愛上凡人呢?
答:這裡在座的大家都看過《慾望之翼》嗎?(許多人舉手)啊,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
覺得慾望之翼中的天使比較像是守護天使一般。因為我其實不相信他們的存在。他們在電
影中的存在比較像是隱喻,是一種人類內心中慾望的體現,所以他們當然會愛上人類。那
些咖啡,觸碰他人的舉動對他們來說就像個謎團一般,所以他們會渴望、羨慕人類。你不
覺得他們永恆的活著很痛苦嗎?但我在完成本片的同時,我開始相信柏林那個城市真的有
天使,而他們真正存在。像是我們有個演員從十公尺高落下卻沒有受傷等等,那些都像是
奇蹟,像是從守護天使那得到的小小幫助。同時,不只是天使愛著凡人,反之亦然。一年
半後,我帶著另外一部片子去了東京,我發現慾望之翼竟然還在那裏放映,這還不是最驚
人的。中午,票竟然售罄,這也不是最驚人的。最驚人的是這些觀眾清一色都是女性。是
因為這些女性驚訝於男人竟然會聽她們說話嗎?(全場大笑)日本還有社會學家曾經寫過
這個現象的評論。
問:當看電影時,常常會因為文化隔閡,有許多東西無法了解,這時該怎麼辦呢?
答:有很多片子我也沒辦法了解,你有看過高達(Jean-Luc Godard)的電影嗎?(觀眾
笑)但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觀眾並不會認為美國電影是外國片,而其他的電影就會被稱之
為外國片。我認為在地的電影也可以拍得很大眾,並不會因為在地的元素就讓人無法理解
。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是這些片子保存了文化的差異性,也保存了生活的區別。
問:溫德斯導演怎麼度過創作上的低潮?
答:通常拍攝遇到問題有三種,一種是沒錢、一種是地點不給拍、一種是天氣不好,但我
想大多數情況都是第一種。這時,我建議新導演將缺乏的部分,用你自己的想像力去探索
和填補起來。就是因為你沒辦法拿到錢,拍不出想要的電影時,你才能想的更清楚,想你
到底要拍什麼,這很重要。
問:您早期的片子都是在冷調、控制感極強的影片中透露出一些溫暖的人文氣息,但是後
來消失了。請問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您有這樣的改變?
答:在剛當導演時,我很沒有安全感。所以我會把一天要拍的所有東西先在腦海裡想過一
遍,鏡頭要怎麼擺、取景要怎麼做、演員要怎麼演。我那時認為拍電影就像下棋一樣,會
在前面五著決定勝負。但在《巴黎,德州》以後我開始覺得沒有必要控制所有東西,而這
對影片的影響很大。我開始順著那些影片拍攝前沒有預料到的巧合走,享受那種拍片的過
程,所以片子也比較溫暖與放鬆。
問:年輕是什麼?您年輕的經驗怎麼影響著您的電影?
答:在這裡我想引用Bob Dylan的一段台詞:「I was much older and I am younger
than that now.」我覺得現在的我有點孩子氣。我從來不覺得年齡是個問題。有些的人的
臉上,你可以看到他孩童時的樣子。有些人雖是孩童,但你已經可以預見他老了之後會變
成什麼樣子。我喜歡看到那些還保持著孩童容貌的人,還有那種身為孩子的新奇。我覺得
讓人重新與自己的童年連接上會是一個非常棒的題材,非常有創意。
問:對你來說,電影是什麼?
答:我希望我能給你們一個答案,畢竟我拍了三十幾部電影,好像應該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但我卻又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為的就是能夠享受去尋找「電影是什麼」的那個過程。
電影包含了我所有的夢想,作家,音樂家,醫 生,哲學家,建築師,這些都能夠在電影
裡找到,它包含了全部。
在訪談結束以後,眾人以起立鼓掌感謝這位遠從德國前來的大師,與我們分享他的電影心
得。而那些掌聲,久久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