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版(圖多可供文本參照)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918077 (上)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920110 (中)
& 百年光影,十大驚奇 (上)
假設,今日講「特效」(special effects),似乎不會是
一件明智的事。在好萊塢「高觀念」(High-concept)的經營操
作下,大卡司,大製作,大宣傳,大特效成了一種常態。如何行
銷一部電影,成了拍電影的首要課題,而非電影本身好不好看。
久而久之,高觀念生產出來的票房鉅片(blockbuster),不一
定好看;特效越好,有時候反而成了劇情空洞的美麗障眼法。如
今,特效成了電影學最被忽略的區塊,最不入流的研究。
這是一件可惜的事。讓我們想想,特效原本功用是什麼呢?
絕非目眩神迷的感官刺激罷了,而是幫助我們進入劇情的輔助方
法,一支讓電影更為貼近寫實的魔杖。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盧
卡斯的《星際大戰》(Star Wars,1977)很早就想拍了,可是
得等到70年代(同時也受了60年代末期庫貝利克《2001:太空漫
遊》的影響),當特效有點樣子後,才可能將腦中的銀河巨景,
投射大螢幕。
確認「特效」能夠輔助敘事,而非只是無端渲染後,且讓我
們將「特效」的意義往上昇華一層;將百年的光影,看作一部「
技術史」的發展(相對於一般類型史或敘事史的研究)。我們馬
上會發覺,百年電影,電影百年,是透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從電
影剪接、打光、聲音發展、場景調度、攝影機運動等技巧,始終
企圖讓電影捕捉現實,呈現到觀眾的眼前,而所謂「特效」,
則居於這段電影技術史的發展末端,延續了前面的傳統,開創出
另一種電影技術。
本篇的用意,不在正名/證明特效之用,而是純粹地想探討這
段百年技術史的發展,可能是那些石破天驚的技術發展,深遠影
響了我們今日觀看電影的方式,而也正是這種觀看方式,讓我們
誤以為電影等同現實;如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電
影創造出一種「仿真擬像」(Simulacra)。最終,我想導出的
結論是,百年電影發展史,簡而言之,是一部現實與觀看方式的
鬥爭史。
「百年光影,十大驚奇」(Ten Wonders in 100 Years of
Cinematography),編選的方式,純粹是一種惡趣味與私影評。
基本上,以十年為間隔,但入選影片不限一部,甚至可能有備選
名單。不過,私心入選者或開創,或革命,或熟化了一種或多種
驚奇技術的運作,從而定義了電影是什麼,也形塑了要怎麼觀看
的方式。
最後,也歡迎大家提出你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