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p.me/p3bBy2-G
印象,《里斯本故事》:在凝聽與觀看之間
◎無聲之聲:與孤獨對談
我簡直無法分辨,究竟喜歡荷索還是溫德斯多些。對我
來說,荷索臨近的是一種馬諦斯野獸派的張狂意象。在他的
電影裡,主角都像是膨脹了數倍,以不可違逆的人類意志,
向熱帶叢林(《天譴》、《陸上行舟》、《搶救黎明》),
或同高緯極地(《灰熊人》),發出巨石般的天問,尋求那
生存之意義。而發狂的心,如此焦灼,無法以傳統的筆觸載
之,荷索人物,元氣淋漓,每每欲破畫而去,掙脫那有形具
象的輪廓。因此面貌總是猙獰,神韻逼人;內心的獸,亂形
於光影。
相形之下,溫德斯所承繼的更像是德國狂飆運動的內在
質素,而非它的外顯內容:是深邃的內在孤獨,而非瘋狂的
表現方式。而如果說荷索電影的美學本質是一種「表現或演
現」(to show or to perform),那它應該更接近戲劇或
小說的語言,而非溫德斯的超語言詩學觀,一種「此處無聲
勝有聲」的靈魂吟詠。
在《里斯本故事》,溫德斯再次實驗了聲音與孤獨之間的
對話關係。但不像他在《慾望之翼》中,以天使內心獨白,
近乎沉溺式地將詩句意識流貼滿整個聲音空間,《里斯本故
事》專注的是當下的空間之聲,超乎個人存在的自然之聲。
在里斯本,我們聽不太見主角Philip Winter的內心獨白,卻
隨著他靈銳的雙耳,捕捉一個城市的百種神祕音響。透過隨
行設備的收錄,連最細微的聲響,都成了這首《里斯本:城
市交響曲》G弦上待發的松香襲人。
就在這樣的對比之下,個人的存在,被極端地形塑出來。
鴿飛蟲鳴,婦人洗衣潺潺,公車汽笛聲,此刻都被放大,被
尖銳地感知。誰在凝聽,變得不甚重要了,重要的是「凝聽」
本身。因為,在此瞬間,自身的一些什麼(可能只是念頭,
還未成形呢,像詩一般的東西)同作響的萬籟也被「凝聽」
進去了,於是和存在的孤獨,一同遁入對談的現場。
◎觀看之必要:或關於時間的寓言
《里斯本故事》是關於聽,也是關於怎麼看的故事。在某
個象徵意義上來說,它也許更像半自傳體的導演之作,關於
電影的電影。片中導演Friedrich Monroe創作遇到了瓶頸,
耽於這座城市的美好,他迷失了自己原始的心靈之眼。城市
如此多彩活現,變化萬千,他恐慌任何有意識,主觀的畫面
捕捉,都是一種誤讀,一種褻瀆。這種驚懼,多麼像蘇軾舟
友在《前赤壁賦》的千古大哉問,以個人的有限的存有,怎
能期待留住江水之無限?「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
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
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里斯本之
美,在於其無窮的變幻風情,於四季、分秒中各有遞嬗奇妙
。Monroe,就像蘇子舟友,醉心於萬花筒裡的細微景致,久
看卻讓這變化的氣象萬千,吞噬其中。
里斯本,無時不刻不在變動之中,這樣的景致迷惑了Mon-
roe,但對錄音師Winter來說,「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
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萬物聲響,各有其主,Win-
ter的錄音目的不是要盡納其中,唯恐失之,反而將自己納入
這城市,成為一個旅人佇足的風景,而後在靜默中,「看見」
這城市綻放它的雄渾萬姿。但Monroe不然,他太想把這個城市
收編入他的電影藏寶圖,反而無所適從。為此,他「發明」類
似安迪沃荷的紀錄片觀點,某個場景,某個人物的睡姿,二十
四小時不停的連拍,以為這樣就能看見事物存在的本質,以為
如此便能忠實再現或抵抗「改變」在我們身上的銘刻。
只是,「改變」卻屬於時間的寓言。導演是無法改變時間
的,他們能做的最偉大抵抗,是以自己另類的觀看方式,保存
紀錄每個須臾的真實存有,就算淡而無味,茶泡飯或秋刀魚,
德州或巴黎,我想,也會有小津顯靈式的祝福。
復刻膠卷紀事
http://wales55.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