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p.me/p3bBy2-2v
賈克大地(Jacques Tati)在自編自導自演的諷刺
喜劇于洛先生首部曲《于洛先生的假期》(1953)中,
首次為我們呈現一個不為世俗/現代性所收編的『鄉巴
佬』。于洛先生的怪異行徑,表現在他那機械般的行為
舉止,與總是無法跟上步調的身體系統,看來十分滑
稽好笑。但于洛先生卻又不同卓別林的默劇流浪漢/工
人,更具有某種法式不自覺的天真
。
賈克大地的于洛先生是被人群排除在外的他者。他總
想融入人群,卻總是把事情搞砸,然而他自己似乎也不
覺得犯了什麼錯。其實,觀眾也不覺得有什麼錯,于洛
先生只是依照他認為的『那套模式』反應而已,從來就
不疑有他。問題是,該套模式,並非現代世界所遵守的
法則。
于洛先生的格格不入,從來就不是任何人格上的缺陷
或是精神異常。他是現代性的對立面,象徵某種過往的、
不合時宜的遺跡重新出土。電影開始的前幾分鐘,我們都
期待這位于洛先生究竟是誰,卻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他那台早可入土為安的老爺車,大聲作響,還在喘氣,仍
要萬分不安息地要闖進電影的鏡框,長驅直入那他不屬於
的現代世界中。
事實上,大地從電影名字《于洛先生的假期》,就已
經巧妙地引入相對概念:于洛先生v.s.假期。我們可以
這樣看,『假期』是現代性所建構的某種發明,但,當
沒有『度假』概念的前現代于洛先生硬要到度假小島上
度假,結果會發生什麼事呢?可想而知,不是他消費了
現代世界,就是現代世界以某種方式,排除了這個異常
的存在。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發現賈克大地和卓別林在《摩
登時代》(Modern Times,1936)處理的相同主題:一
個被錯置的人物,與一個不懷好意的現代社會。卓別林的
生產員處在冰冷的輸送帶上,受到現代性最寓言式的強暴
,而大地的于洛先生,在度假小島上,一樣嚐盡苦頭,飽
受現代性極其歡樂的娛虐。
卓別林的默劇,隱含對現代世界深切的凝視與懷疑;
大地的諷刺喜劇中,人物仍維持某種尊嚴與優雅,這是賈
克.大地法國電影的詩意姿態,最終也是大地在電影史上
。能僅靠四部于洛先生的電影(其後分別是《我的舅舅》、
《遊戲時間》與《交通》),就成為觀眾心目中不可磨滅
典範之因。
復刻膠卷紀事
http://wales55.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