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列寧在電影裡的描寫和在小說裡不同。原著裡他並不是大惡棍,但是一開
始的他是個官僚型的保守分子,十九世紀權貴階級嘴臉的縮影,對兒子比起安娜
也嫌冷淡;而且他是個音調尖聲怪氣,語氣尖酸刻薄,喜歡轉手骨頭發出怪聲的
禿子,並不是討喜的角色。
但是到了後面他的確有福至心靈的轉變,他是個非常聰明的人,書也念得很
多,本來碌碌功名是他一生唯一的價值,後來經歷了這種心靈與現實的悲劇,他
開始可以一個「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安娜的行為,並受到她對兒子與情人真摯愛
情的感動,甚至同情安娜在上流社會被唾棄的遭遇。如同這部經典裡所有的重要
角色一樣,卡列寧是個非常複雜的角色,僅次於安娜,伏倫斯基與列文。
他為什麼會有重大改變,其時透過小說了解這個人的思想成熟度,並不會覺
得突兀。所有的主角在小說都經歷了非常大的轉變,精神狀態的轉變描述的最完
整的是列文和安娜。尤其是安娜最後的精神崩潰以及最有名的「安娜的最後一天」
使用的文學技巧和描寫功力,電影沒有辦法適當的呈現。
這部小說是文學的瑰寶,杜斯妥夫斯基口中的「藝術之神」的作品。最主要
的原因,是作者描寫世間萬事萬物一切的功力。不管是跳舞,賽馬,打獵還是農
事,不論是安娜的頭髮中的一根白髮,還是俄羅斯鄉間森林裡的一種蘑菇,托爾
斯泰使用同等的分量,同等的筆觸,白描的技術所創造出的世界,充滿一種美感。
至於小說裡的道德教化的部分,可以顯現出托式的矛盾與複雜。一方面他花
了非常巨大的篇幅描寫愛情的力量與上流社會醜惡迂腐的嘴臉,一方面他譴責安
娜的行為而賜死;在他筆下,他非常同情伏倫斯基與安娜,伏倫斯基幾乎是他一
半的縮影(另一半是列文);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是沒有辦法忽略與欣賞「愛與慾望」
這種狂暴的力量的,不論在道德的基礎上這是怎樣的導致毀滅與悲劇。
小說的說教者列文到了最後,並沒有給出真正的答案,什麼才是對的,什麼
才是不對的;人該追求自由與愛才會幸福,最後的下場是安娜的臥軌;那列文那
邊的平淡,就是幸福的真理嗎? 還是要出來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呢? 小說裡有一
段最精彩的一幕,是列文的哥哥,一個社會主義者,充滿了改革的抱負,滿口理
念,對列文沉溺鄉間生活的輕視,對列文造成很大的精神衝擊;精彩的對話發生
在列文哥和一個長相平凡的女孩子去鄉間採磨菇,他想向她求婚,而她也等待著
他的開口,兩人在森林間漫步,內心充滿著激盪: 愛情是我要的嗎? 還是我該專
注在對這個社會要緊的事情上,後來遠處傳來孩童的聲響,女孩子就和他走分開
去照顧小朋友了;最後,男的在幽幽林間點了一支菸,他沒有求婚,與幸福擦身
而過。
列文到了小說最後,也不明白神的意義,神諭的重要,和生命的意義。安娜
與伏倫斯基的悲劇對他而言,只增加了疑惑,並沒有加強他的信念。什麼才是幸
福,除了好好的活下去,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 引述《savvik (Essay)》之銘言:
: ※ 引述《lovinfaintly (攔路雨偏似雪花)》之銘言:
: : 不過,卡列寧這角色我認為有點尷尬,他的心境轉變得太快了吧!
: : 究竟為什麼突然原諒了安娜跟伏倫斯基呢?
: : 他看到安娜病危的信以後,把信撕碎,最終卻還是趕回去探望;
: : 這我還可以接受(畢竟他前半也不壞啊XD)
: : 可是突然之間就說「我忽然原諒你們了」,讓我以為電影要結束了= =
: 電影沒演出來,其
: : 但Kitty的成長與變化太快,讓我在後段同樣很難入戲。
: : 她只不過是個被制服帥哥軍人傷了心的夢幻泡泡少女,
: : 為什麼突然之間變得溫柔堅強成熟?
: 沒演到她出國去學護理的那段
: 只演了她照料列文哥的那部份
: 我覺得這部片最大的問題是選角與片長,片長太短故事說不完所以只講重點
: 少很多東西的陳述
: 於是裘德洛演的卡列寧變成超級好男人
: ( 原著裡面他其實算是蠻拘泥於宗教與面子的男人 )
: 他坐在椅子上說『我到底犯了什麼錯』那段賺了很多人的熱淚
: 女主角則是沒有演出安娜的美,而最後安娜受困於愛情,親情與對卡列寧的愛恨交加
: 這一段演的很不好,於是乎好像只看到一個大臉妹一直秀下巴,公主病100% 發作
: 不斷的摧殘兩個愛她的好男人...
: 大概是這樣吧 ( 攤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