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賽德克巴萊闡述了日治時代的衝突,
那KANO則是描寫日治時代的美好。
以下或許有些是題外話,但在我心中認為很重要,所以先講。
在觀看KANO前,就已經看到許多關於本片媚日的負面新聞。
台灣日治時代(1895~1945)的結束距今都還不到70年,
但對於沒活過在那段時空的人們來說,卻是陌生的可以。
我過世的外公就是接受日本教育的台灣人,
他常常自己拿著收音機聽著日本老歌,跟著輕哼幾句,
某次聚餐,他或許喝了點酒,突然講了一大堆日語,
當然,餐桌上除了外婆以外,沒人知道他在講些什麼。
外公曾說過他常常懷念日本時代,不是因為被日本統治很好,
只是因為那是曾經存在他生命中的一段過去,
就如同你我會懷念年輕時那段不堪的歲月。
是啊,那是一段真實的過去,或許你我都不曾參與,
但卻無法忽略那一段曾經存在的時代。
我是68年次,在我那個年代,對於這段歷史非常陌生,
我不曉得日治時代共經歷了幾個日本天皇,
相較於同樣是被外族統治的清代(如果硬要說滿人不是外族那我也認了),
我卻可以清楚了解努爾哈赤是清太祖,清太宗是皇太極,
清代還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盛世,最後一個皇帝是溥儀。
沒錯,日治時代相較於清代離我們還更近,
但我們卻被刻意的忽略。
以上或許跟本片無關,但我認為這也是本片給我的一些省思。
本片開始,錠者被派到台灣,他從基隆港坐上火車,
並提醒同行者說到嘉義時叫醒他,他想看看嘉義是怎樣的地方。
雖然接著馬上可以猜到他應該就是當年參加甲子園的球員,
但一部棒球電影卻以這樣的開頭,對我而言是大大的驚喜。
接著用飛機空投棒球到隊伍進球場的這段也相當緊湊,
遠處俯望球場的場面,及觀眾歡呼聲和廣播聲都給我一個大感動,
個人認為這個開場相當成功。
吳波那副傻呼呼卻又熱愛棒球的舉動也是讓我覺得很有趣,
尤其是賽後修改比數,然後大喊嘉農逆轉勝,實在令人莞爾。
這也看出一開始嘉農根本沒有求勝心,呼應了後面近藤講的要想著不要輸。
到最後片尾球員介紹時,這小吳波又讓我嚇一大跳,
原來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吳昌征...
(有關注日職的都知道他是誰)
本片有意無意的要表達出日本對台灣的建設,
包含一開場的從基隆坐火車到嘉義,
(如果當年沒火車,從基隆到嘉義可不是小睡一覺這麼簡單)
還有圓環噴水池,以及最重要的嘉南大圳。
而且在台日本人攜家帶眷,還讓下一代在台灣學校就讀,
這都表現出日本不單單只是把台灣視為一個殖民地,
而是把台灣當成本土在治理。
當農夫掬起通過大圳流來的水時,也小小的被感動了,
不過不得不說,這廣闊嘉南平原的農夫怎麼都是這幾個...
我對於本片前半段的一些日治時代的生活環境及生活型態比較有興趣,
後半段的棒球部分,則無感居多,
可能早就知道這是部熱血電影,所以看到一些熱血畫面都覺得理所當然。
最後吐槽一些我覺得要改進的地方,
動畫部分就不談了...很多動畫我覺得與其這麼糟,不如不要有..
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來表現。
接著就是片中不斷出現吳明捷低頭痛苦猙獰的表情,
看到最後實在有點反感,
小弟以前也打過棒球,手指也曾投到起水泡破皮,
甚至小時候有次騎腳踏車不慎,右腳三根腳趾頭指甲被鍊條扯掉,
還是乖乖忍痛騎車回家,
所以那種痛楚我知道,
但絕對不至於表情如此猙獰...
再來就是吳明捷投球時,眼睛都沒有盯著捕手的手套,
這是很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一般投手投球就算是在轉身動作時,眼睛還是會斜盯著捕手位置。
既然他是棒球選手,怎麼會沒做到這點,有點奇怪..
以上是我半夜看完電影的一些雜感,
本片雖稱為小品,但卻有滿滿的情感,
所有衝突到最後都獲得和解,
或許導演想表達的就是這個。
這個只能遙想的美好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