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陳靜雯心想:「雖然這題很刁難,顯然有陷阱,但我們早就有擬答了,你問不倒我
的!」
陳靜雯稍稍停頓了一下,裝作在思考的樣子,慢慢說出之前跟幾個實習老師討論出
比較適切的答案:「學生不服管教是每個老師都會遇到的事情,把學生這樣的行徑歸咎
到家長身上並不合適,試問哪家的父母不是期望子女未來有成就?但過去那套高壓教育
並不適合現在的孩子,相信委員們也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這樣的童年生活快樂嗎
?父母將孩子託付給學校,無非是想要讓校方、老師分擔管教者的職責,身為專業的教
育者,我很能理解學生-尤其是國中階段的學生-會不斷挑戰權威,身為老師的工作就是
告訴學生界限在哪裡,犯規後會有什麼懲罰,並且連絡家長,使家長盡可能跟老師站在
同一陣線,共同矯正學生的偏差行為,我知道這樣很理想化,家長也未必都會配合老師
,但我覺得這才是管教學生的正確方法。」
另外一個略顯豐腴的初老女子問說:「現在新聞中時常出現老師不當管教學生的情
況,你認為怎樣管教學生是適切的?若真的錄取了,往後會體罰學生嗎?」陳靜雯心想
:「怎麼又挖坑給我跳?」
陳靜雯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想要減少學生的偏差行為,可以使用負增強法
及削弱法,比如說未交作業、遲到、上課不守規矩等小問題,可以採用剝奪自由時間,
不准該學生下課等方法削弱學生的動機。若是重大的偏差行為如打架、翹課,則可視情
況交由學務處處理。若是牽涉到犯法事件,如吸毒、販毒、偷竊、傷害等事情,則交由
社會局或警察處理。體罰學生是法律明文禁止的事情,不論怎麼氣頭上,都應保持自身
專業,真的發生情緒無法控制的狀況,應先與該學生隔離,請其他師長先行處理,待雙
方激動情緒平息後,再進行面對面的處理。」
主席又問說:「台東縣算是偏鄉,今年國文科的三個缺額有兩個開在離島,你怎麼
想來台東應試?」陳靜雯在心中大罵:「想引誘我說:『應試的人數很少』嗎?真的很
陰險耶,主席先生!」
陳靜雯掛著微笑說:「偏鄉地區缺乏教師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能夠為台東偏鄉的
教育盡一份心力是我的宿願,如果能夠讓我錄取,我很願意到離島去傳授知識,教育那
裡的下一代。」
正說著,第一聲鈴響,主席想了想說:「最後一個問題,你覺得台東縣的學校適合
發展什麼樣的特色教學?」陳靜雯心想:「這是送分題還是送命題就看我怎麼說了……」
陳靜雯說:「台東的自然資源發達,生態、自然環境比較沒有受到人為開發破壞,
若是教學上能夠結合自然生態與海洋教育,加入永續發展的人文素養,相信會是台東縣
的一大教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