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230000569-260114
《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雖規畫50億元基金輔導私校轉型或退場,根據旺旺中時
艾普羅最新民調發現,57.8%受訪者認為50億元基金無法保障退場私校師生權益。私校紛
建言,台灣正因辦學有成,才會吸引英國、澳洲等國家跨海台來求才,建議教育部應更開
放境外生、減少非教育因素干擾,讓世界知道台灣的教育品質值得肯定。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說,我國目前每年約有21萬名大專院校新生,公、私立約各佔6
萬和15萬人,估計到2028年,大一新生將減至11萬人,屆時公立高教仍會收走6萬人,私
校只剩5萬人,以現今約有100所私校推算,恐有66所會關門。
「如果這個政策下去已經拖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心不甘情不願退場,這樣是消極或無效的
政策」,醒吾科技大學校長、前教育部次長周燦德指出,現在私校面對欠缺人性考量的退
場條例,就是以拖待變,學校還是且戰且走,應該更積極替私校找出路。
葛自祥說,60年代的台灣,正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需要大量實務人才,因此鼓勵
企業家拿錢辦學,台灣許多私立科技大學都設立在此時,為社會培養關鍵人才功不可沒,
「少子化不是這2年才發生,難道政府不用負責嗎?」
此外,儘管台灣大專院校有意招收大陸的優秀學生,葛自祥提醒,也還有非教育因素在干
擾,像是最近就有80位對岸學生無法順利到龍華就讀,「但台灣誰能幫我?」
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司長楊玉惠回應,有關兩岸教育交流部分,絕沒有因政黨輪替有
所改變,至於政府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只要各校有需要教育協助,教育部都會統籌規畫。
外傳台灣新南向主要招生來源國馬來西亞,當地媒體竟有報導,提醒至台灣別就讀「地雷
學校」,楊玉惠回應有聽聞這事,事實上,台灣的高等教育仍備受肯定,不同領域都有發
光發熱的貢獻,現在只是受困於少子化問題,回歸人才培育重點,「沒有太多時間虛耗,
國家要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