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球迷 台灣的足球協會代表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
「我們辦比賽又不是要辦給球迷看的」
很可惜 對業餘運動來說不見得適用
對職業運動來說更是只有以下這個道理:
「沒有觀眾,就什麼都不是了。」
一個國家的某項運動水準要好 要能夠在世界的舞台上和別人競爭
必須培養出優秀的選手 而這些選手必須有一個專業化、職業化的舞台
才能夠吸引夠多優秀的新人競相投入
彼此競爭之下整個水準才會提昇
美日韓職棒比台灣職棒觀眾人多的好處在哪?
觀眾多 關注度就夠 球團聯盟收入就多
收入多 球員待遇和觀眾看球的品質才有足夠的資源得以提高
一個場均只有三位數還是四位數的聯盟能請到洋將會比五位數的好?
在個案上確實有可能 但那也只是人家當成去那個五位數聯盟的跳板或是個案罷了
真正的高水平競技需要有相應的大舞台來展現
球迷也需要一個賺得到錢的聯盟來吸引更多企業投入以及改善軟硬體
不論是把搞職棒當做做公益 票房不好賠點錢還在容忍範圍也沒關係
或是根本沒有心要著手提昇經營的內容來吸引更多觀眾入場
這樣的職棒/球團 長期下來都只會讓該項運動變成一灘死水
這也是雖然Lamigo的6JT領隊很愛賺錢 也真的很認真想賺球迷甚至非球迷的錢
但這麼多年來 從6隊搞來搞去還倒退成4隊 歷經這些的我和身邊朋友
卻巴不得有更多像他一樣的老闆存在職棒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