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奢摩他〉 (18) pg338L1~338L3
子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丑三、止觀自性 寅一、奢摩他自性
───────────────────────────────────────
【第三、止觀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
獨處空間,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
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
.丑三、止觀自性(這是科判別學後二波羅蜜多分六之三)。
以下分別宣說:寅一、奢摩他自性,寅二、毘缽舍那自性。
寅一、奢摩他自性(從現在起宣說奢摩他的自性,也就是闡述「止」的性相或定義)
,如《解深密經》當中所說,也就是(行者)這樣一心專注地思惟(所聞)法義,獨自端
坐在寂靜的空間,內心安住(不沉掉,而)作意思惟;同時對這樣的所緣境能思惟的心,
在內心當中相續不斷地作意思惟,照這樣如理修持,令心反覆多安住之後(去除粗分與細
分的沉沒與掉舉),生起身的輕安和心的輕安,(得到這種禪定)就稱作奢摩他。照著這
樣(修持的話),菩薩就能夠求得奢摩他。
■ 經論對讀──
.CBETA T16 No. 676
《解深密經》卷第三〈分別瑜伽品第六〉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毘缽舍那所緣境事,能求
奢摩他能善毘缽舍那?」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
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
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
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