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學佛經驗談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01-22 23:24:49
我覺得學佛真的很好,我覺得自己有了很大的提升。
自從我修行以來在接觸社會人群的過程中,我卻發現學佛以後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就是人太好可能會被欺負,或著就是會想把你當麻吉或兄弟,希望跟你建立超過原本
所設定私人領域界線的友誼關係。
對別人好只是我自己內心散發的結果,並非對特定對象,但是總會遇到人家發現你
好相處沒心機,反而會想把你控制住。然後對方投射在你身上的情感無法得到回應
的時候,反而會開始站在你的對立面,因為知道你沒心機,所以用心機對付你讓你
屈服,或得到你身上的東西。
其實在職場上也是這樣,你愈盡忠職守表現愈好,上面可能會把你看成職位的取代
者,或是狂用你用到一個極限才滿意。不一定努力工作就會有好結果,比如你和同
事一樣加班到晚上,人家白天步調放慢,晚上加班的時候反而精力充沛、奮勇向前
。你白天努力,等晚上超過下班時間的表現時間卻顯得意興闌珊,一附就是對加班
反感的樣子。到最後你給上面的印象就是不好。
世間如此複雜,所以需要宗教,一個清靜的地方讓人放鬆安心。
本來我對很多事情也都是滿腔熱血的,想當一個最好的人,但是到最後還是學會了
收起這種心情,也就是當兵的哲理,別搶當第一與落入最後一名,平凡、眾數的表
現其實才是最佳保護色。不要當最好的人也不要當最壞的人,要做好人好事眼睛也要放
亮,得到的可能不是回報,反而是控制或占有。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2 23:48:00
低調 老實 不懂世間法 這樣好
作者: viable (《私人創作》)   2016-01-23 03:57:00
我在可蘭經找到一種做法:不要順服說謊 妄誓卑劣等等有不良品行的人依可蘭經是不能沒差別的幫 我覺得滿有道理 於是作為行事準則之一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1-23 10:40:00
就是不要讓外境的齒輪與你內心的齒輪接軌,一起轉動,但是在紅塵俗世中修行的果位最實,考驗多,以無常法則來說,這一秒生起,下一秒即滅,活在當下,但並非不理會所有的事,一樣是正常生活,責任負起,過了即放,不閃躲規避,但也不留心中,類似聽到不好的話,不是拒絕去聽,是左耳進右耳出,聽進心裡就執著了,至於與他人相處方面,如職場,這個就要用滅締的聞思與實行來幫助自己,但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完的。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3 11:01:00
受教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1-23 16:47:00
這裡要小心一點 當你會說到別人白天意興闌珊晚上精力充沛而自己白天努力晚上意興闌珊而認為對上面的印象不好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墮進這個貪嗔痴裏面工作最重要的是完成目標達到好的品質與產量一個只會看到精神狀況卻看不到品質和產量的主管自己都有問題 如果讓自己的情緒跑去隨著主管的無明牽動 只會增長你的貪嗔痴如果你真的是有認真踏實做得好 主管也是明理之人 時間久了自然日久見人心 如果主管不是明理的人 那也不過是一個因緣的狀態(當然好因緣也是) 不讓你自己的心境隨著因緣流轉而產生貪嗔痴 那就是學佛的一個目標之一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1-23 20:52:00
生活點滴都是學處 ~
作者: joy5478 (joytalk)   2016-01-24 07:55:00
看完本文好有感覺,看了後想想原來也有經歷過這些事,只是不清楚他們在幹嘛,但久了自然知道同事們的想法,就比比較好處理了,個人覺得保持距離、適時拒絕與閒聊都要注意分際,是個不錯的方式,要做到面面俱到實屬不易,最後以廣欽老和尚開示:「做得要死,又被人嫌,就叫六度總修」。給原PO參考。
作者: yctsai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   2016-01-25 09:34:00
心有戚戚焉 一般世俗人 都是 黠慧與慾貪 交織逆境中 真的較能體會 若於 緣生法 產生 我想 就是個苦字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1-25 10:20:00
苦苦 壞苦 行苦 去想別人的問題 也是一種苦
作者: MM79979 (90後憤青)   2016-01-27 00:44:00
心有戚戚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