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之銘言:
: ※ 引述《Uguar (零零漆)》之銘言:
: : 厭離世間才能從急遽大量煩惱中脫離出來,不是字面上『厭離』看似負面,變成厭離
: : 世間貪、嗔、癡也是負面的行為。
: : 厭離世間所表示內涵是遠離世間貪、嗔、癡,這是一種心的遠離,不牽涉其中的
: : 一種清淨。
: 從"諸受皆苦"以及"無常故苦"以及四聖諦的苦諦看來, 能馬上入涅槃無疑就是
: 佛陀在阿含教典裡頭的最高指導原則.
: 苦來自於有我,有我才有貪嗔癡.所以迅速擺脫貪嗔癡自是一切聲聞的最重要功夫
之前剛好研讀南傳相應部的蘊相應與諦相應經文,也來講講一些心得好了,
佛陀認為 "五蘊是苦" 或 "六入處是苦",
"五蘊" 用現代的用語,簡單來說 "修行者的身心與接觸的環境"
: 擺脫貪嗔癡心當然清淨,可是就他一個人清淨而已.
能滅除五蘊的一切貪愛(嗔與癡也是源自貪),佛陀說這是解脫苦的聖者(阿羅漢),
說解脫於苦的聖者,只想一個人清淨,這是一種偏見,
光是聖弟子實證了佛陀講的方法,就是對凡夫眾生莫大的幫助,
聖弟子證明了佛陀說的解脫方法存在且可行,
每個凡夫都有五蘊,也認為五蘊是我,而貪愛五蘊,想解脫苦,
凡夫還是要靠自己能覺悟五蘊非我,不貪愛五蘊的種種,才能解脫,
: 或許煩惱止息的背後有無量卡車的願力與責任未了.
: : 就金剛經的觀點,菩薩的大願就是『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 何謂無餘涅槃?
涅槃是直指 苦(五蘊)的滅盡不再生,佛陀跟聖弟子在生命結束都入了涅槃,
硬分佛陀入的是無餘,弟子入的是有餘,這有些說不通的
(中間恕刪)
: 我們從以下幾個指標來看:
: (1)合不合乎四聖諦:
: 基本原理: 緣起(依他起性)
: [阿含:業感緣起][唯識:阿賴耶識緣起]
: 苦
: > 流轉 (遍計所執性)
: 集
: 滅
: > 還滅 (圓成實性)
: 道
古德這樣解釋四聖諦,一個一個拆開來看,再串起來解釋,我覺得是有些問題的,
因為南傳相應部的,有清楚的寫到 "生法即是滅法",其實 集 與 滅 是同一回事,
集起的過程 也正好是 滅盡的過程 ,如同生命,正活著也正邁向死亡,
也因 生法即是滅法,享受的過程 也正是 敗壞的過程,也註定帶給凡夫痛苦。
: 唯識:在了知阿賴耶識如何以依他起性運作的狀況下,解決了眾生遍計
: 所執的錯誤認知,以達到圓成實的滅苦狀態.
: (2) 合不合乎三法印(緣起):
: 諸行無常
: ===> 依他起性(以阿賴耶識緣起解釋)
: 諸法無我
: 涅槃寂靜 ===> 體認依他起性就能去除去眾生遍計所執性(執取萬物實有)
: 以達成涅槃寂靜狀態.
我覺得三法印的解釋,無常 與 無我 可以參考 "蘊相應" 無常 無我 有關的經文,
緣起 應該參考 "因緣相應" 的經文,佛陀其實有講得很清楚。
: (3)阿含經就到處有心意識的說法, 本來的解釋是 心 = 意 = 識.
這種古論的說法,也是有問題的,
因為換個角度,從五蘊的角度來看,色以外的有 "受 想 行 識"
若說 心 = 識, "受 想 行" 也是精神活動,
其實 "受 想 行",才符合所謂的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