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對當前佛教前途的看法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6-09-16 23:28:21
關於上乘與大乘密乘的修行進路,前已概述;以下比較,或許未盡正確,謹供指教。
我們應該敬重三乘修行的福智因緣,但也必須辨明清楚三乘修行道向內容的差異。
在修行真正入門的修為基礎,上乘是證見究竟法,大乘密乘是證見覺性明空。
上乘真正修行入門乃是證得觀智的名色分別智,就是證見名色的究竟法;
所以上乘修行入門是在於脫離對於概念法的妄執,而開始觀見究竟法的變動存在。
大乘密乘真正修行入門則是證見覺性明空,等於禪宗破初關,可登初地菩薩修行位。
覺性明空是一切眾生生命本具的概念法,是有關於超脫凡塵時空世界的大神真我概念。
所以從修行入門開始,上乘與大乘密乘就是不同的基礎進路。
上乘修行進路由名色分別智開始,逐步證見因果緣起與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然後在 生滅隨觀智 又是個修行關卡,然後才能證至 壞滅隨觀智 進而破除時空概念。
大乘密乘初步開悟以後的繼續修行,是以自性本覺為根本基礎,而觀照有為生滅法相。
所以也會逐步證見因果緣起與三法印(無常、苦、無我),
但其只是否定自身小我,並不否定自性本覺的大神真我存在的常樂我淨。
大乘密乘修行慧境至壞滅隨觀智的粉碎時空,相當於禪宗破重關,可登八地菩薩修行位。
大乘密乘修行見地,因為對於自性本覺常樂我淨的執著,所以無法覺證進至 怖畏智。
因為修行觀察中有著自性本覺可以依執,也就無法生起對於一切無常苦無我的怖畏觀智!
所以大乘密乘的修行在證得八地不動地的粉碎時空以後,慧境是停留在壞滅隨觀智,
而轉向修證其能覺所覺定境的廣大圓滿,深究能覺自性而廣照所覺境界。
大乘密乘其所謂的佛果,是其所謂圓證究竟能覺的修行境地,至少要過於禪宗破牢關;
所以密乘才會有即身成佛或佛父佛母之說,因為其修行慧境尚在凡夫壞滅隨觀智,
既未證得真正初果入解脫流,更不用說是真正的阿羅漢果、辟支佛果、或佛果。
例如密乘無上瑜伽,因為尚未真正捨斷欲愛貪執,所以才會有雙身修行法門。
上乘修行至生滅隨觀智,若是沒有妄見執著而生觀染貪愛,就會由壞滅智而入怖畏智,
在捨離心下逐步進至 行捨智,真正菩薩修行者會因成佛願力執著而停留在行捨智。
菩薩行者因其願力,必須圓滿其成佛因緣條件才能證入初果涅槃。
其餘種種出世解脫修行者,若有願力希望解脫時達成某種世間成就,
也會如菩薩一樣,因其願力而無法超過行捨智,直至圓滿其設定成就心願為止。
捨離對於世間的一切執著,才能再由行捨智進至初果涅槃而真正入解脫流。
凡是還有對於世事的任何心願未了,就無法證入初果涅槃;
證入初果涅槃也就必須在心態上徹底捨離世間,所以初果以後就是必趨解脫,無法返回;
因為可能返回的心願因緣,在證得初果前都已完全捨離,不然就會有願執而無法證初果。
所以初果以後到四果的修行解脫,是必然進程而絕不退轉!
真正成佛,會在成佛前歷經長久修行來累積成佛因緣,覺性的廣大圓滿只是其一條件;
因緣成熟就會在最終一生,由凡夫而證得阿羅漢解脫,具備一切成佛圓滿因緣。
因此,真正成佛不僅只是解脫而已,還必須具備作為開創一方佛法的教主圓滿因緣;
而成佛作為一方廣大世界的天人師,也就必須具備相關的智慧與福德。
這些成佛的相關福智,也是有關世間因緣,必須要長久修行才能具足這些成佛因緣。
大乘密乘成佛雖然尚未解脫,但要成就福智具足的圓滿大神真我的超脫生命存在,
也是必須要修行累積世間福智因緣,才能成就其所謂天界成佛的清淨剎土報身境界。
也就是說,上乘是解脫道,大乘密乘是超脫道。
解脫道是在人間成佛,不受後有,永脫輪迴,所以不會開創天界淨土。
超脫道是在天界成就其清淨佛土,依於修行因緣果報而有超脫生命境界,報盡仍受後有。
所以對於佛教正法而言,大乘密乘是相似正法,
雖有定慧修證,但其修行路向卻是導向大神真我的超脫道,而非真正涅槃的解脫道。
所以大乘密乘法門或許可以當作菩薩修行參考,但卻不能作為真正究竟成佛的解脫之道。
作者: ilha   2016-09-16 23:46:00
建議先把名詞統一 把上乘還原為南傳(或上座部)還有你似乎把佛教分割成3塊而已 南、北、密禪宗好像是北、密的初階日本佛教、越南佛教的發展 似乎也沒有納入李四龍《歐美佛教學術史》認為還有一種現代學院派的歐美佛教存在的樣子如果用南傳為正法 則說北、密是相似正法....也許可通但若以北傳為正法 則南傳是否也該指認為相似正法?使用上乘、相似正法的字眼 表示心中已經先審結了 何必討論?三法印內容似乎在部派佛教已開始討論,但作為教判應該是北傳才在用的如果要仔細去探討 應該切割不同時代的不同經文 不該混做一談即使是北傳,很多經典的傳入,產生,普及 都有時間,地區的差別混在一起講 其實沒有什麼意義而且一些偽經 未必就真的是偽經 例如大雲經即使是華嚴經 也有分幾種不同的華嚴 各品章節的成文時間也有先後 未必同一部經就有相同的寫定時點南傳經文由於是陸續匯集的 也會有相同的特性如果把造經的時間 造章節的時間都分開來把不同的派別,師承,主要方法都分開來,才能清楚去做分析現在這樣子混在一起講,又自己添改名詞用法,徒增討論難度而已禪宗一花五葉 怎麼會是北傳或密宗的初階呢?還有那部禪宗經文在訴說 頓悟只能證得低果位呢?而且 還有一個誤解 就是北傳經文是封頂天神造的相似正法偽經其實經文都是人造的何必攤派造經責任給所謂的封頂天神呢?釋尊口說 教團會結 根本分裂後有經之論 再有改革之新創經通通都是人所說 人所寫的 不過有的經文偽託是龍宮書而已不需要去牽扯到神造迷經那樣子的話只是又添加了一層迷霧而已而且所謂南、北、密的進路云云 有點弄錯了南傳講的是自度 北傳講的是他度 密教則加重本師的助緣一意念佛的法門則加重他度的助緣修行次第,無名的原因....有些本來就是釋尊無記之處並不需要太認真去弄,弄成"法執"的話,何必呢?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09-17 00:08:00
只是拿十六觀智來胡說八道而已,南傳菩薩道可不只十六觀智
作者: ilha   2016-09-17 00:11:00
我覺得 研究宗教的教理 最好還是要多少從宗教史入手而不是純粹由經文著手很多經文的造經法,集結過程是經過人為干擾的,未必就是真的透過語言風格的分析 也可以發現未必成於一人一地 不是一套說詞尤其佛教的特色就是如此 先區別南傳是上乘 卻又套用北傳的觀念,再去打擊密宗禪宗的不是? 邏輯上滿奇怪的需注意的是, 北傳是部派佛教之後 改革性最強的派別怎麼會用南傳(保守派)來打擊北傳(改革派)呢?還有別誤會密宗是受到性力派影響過頭的派別而已密宗進入西藏的路線,表示密宗是那爛陀系統的後期發展也不是什麼可議的被汙染的派別,而是印度佛教後期的發展結晶應該說,取徑越來越多,大家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取用,不好嗎?並沒有南傳就是正法,其他就是次法那純粹是不懂佛教史才會這麼說的我雖然喜愛印度教更勝於佛教,但是一些基本的也多少看過佛教並不像一些人所說的那麼狹隘其實是某些人自己把自己的修行給做小了我覺得 除了佛教之外 何妨也談談儒教是如何解構的?我滿好奇的易經與易傳老莊思想...等等,都有嚴重斷裂誤解,是怎麼說的呢?儒家在董仲舒手上就有變異了 這種變異要說是斷裂了也倒是但是連山,歸藏 有哪看過全本的呢?如何說周易的古傳新法是斷了的呢?周易,河圖洛書中有曼達拉圖式 是接續薩滿思想而來的這種薩滿思想 怎麼會就這樣斷了呢?有很多地方 先別急著下定論 只感到懷疑,解構,負面思索還有很多資料沒看過的呢,不是嗎? 生也有涯而書無涯,這是真的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6-09-17 01:45:00
i大和a大皆是學富五車之輩,而事實上i大確是點出了a大的問題,a大過去追求會通各教,這種習慣還是帶了下來,來評說各教,事實就我所知禪宗的心體自性之說也只是方便說,甚至寧瑪派的如來藏說法,其實和南傳佛教的有分心學說一樣,並不是真有一個實性心體可證。此外就算是a大視為正法的上乘的十六觀智,在一些原始佛法研究者眼中(不是指隨佛),也被視為太過理論化,讓學習者對禪修產生定見,不自覺在禪觀中投射了想像,事實上南傳一些人相信阿毘達摩是佛陀親說,與北傳相信大乘經皆是佛說,也是一種迷信。我認同i大所說,經典皆人做,老是對那些玄虛的精神境界評說究竟不究竟,倒不如當下如實直觀自已的心,其他人的心境界又與你何干呢?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17 08:49:00
ilha 00:03的觀點 聲援了佛教史上 後人假託龍宮雪山云云 以自身觀點改編釋迦牟尼的教法 再偽託釋迦所傳某些北傳網友對此佛教史部份 是打死不認 堅持佛所言但il身為局外人 從史學角度 反而指出此宗教史常態以上是一碼<-這才是何謂正確運用學術-再來是另一碼:因為il不認為釋迦所言為正確 而將佛教視為印度教諸派之一 故對後人自行擅改釋迦觀點之舉認為沒什麼大不了--但就佛教徒/佛教圈而言 因前提是釋迦所發現之聖諦為真 所以對後人自創擅改的教義必須在發現某傳擅改之後予以駁斥 這就是某些比丘與學術界例如呂凱文教授等綜合學人與教徒身份之出發點而"後人"何以另創也蠻有體系的新說再塞到釋迦嘴裡?凡人那麼厲害想出來的?amidha在此是提出假說:天神所創 再交給認為釋迦原本教法"不夠好"的地球古印度人佛教徒大眾派 作為 改革/顛覆 的李代桃僵新版本依據再回頭說 也正因為il站在印度教立場 所以認為北傳(不管有無受天神雞婆參與)將佛教教義改成婆羅門教化的現象-il認知此事實 但認為這很好啊(基於il的立場)我只是指出 由il聲援/旁證的北傳此種婆羅門教化現象北傳很多網友還東拉西扯一堆 打死不認此梵化現象咧就算皆反對ami il可跟他們先彼此釐清一下"歷史認知"不然 amidha就算要回應 也應付不了意見不一的反對派
作者: hywu (hywu)   2016-09-17 09:57:00
我真的快暈倒了Orz, 你們到底把佛法看成是什麼東西?當成學術論文來研究?用人類有限的經驗思維分別來研究?用一般普通世間法來研討?佛法是實證的法!
作者: ilha   2016-09-17 10:10:00
無論南、北、密、禪、念佛這些都是尊行四諦的 都屬佛教喔差別在於取徑而已例如釋尊口傳成文化的南傳經 認為此劫罕有佛出世這種觀念到了禪宗說可以頓悟 就明顯被改革了如果可以頓悟的話 就是人人可以修禪直接成佛 無關乎劫數了但是禪宗並不否定四諦啊北傳是改革派的意思 並不是北傳非佛說學術上本來就有北傳非佛說的講法 可是仔細去看 正反意見都有回教遜尼派也是改革派 什葉派則是保守派 雙方戰得更兇局外人來看 都是伊斯蘭教 圈內人來看 則幾乎是教外了佛教各門派何必弄成互相屏棄的樣子呢?實際上也沒有互相割除啊只不過某些山頭持某一取徑 某些地方能廣納各種取徑一概傳授如此而已南傳有些做法也不是沒有問題像是不能以個人身分儲藏食物財寶 卻可以用團體為單位做儲備之類的 這嚴格來說 也不算是當日即取即食有點算阿Q的做法了南傳經文內容有一些是反映當時的社會習慣 未必就都是法義何必事事都直追巴利文典籍呢?當然 用學術角度看佛教 與用實修角度看佛教 差異會很大的用自己最喜歡的角度去看 那是最享受的了不需要受到別人的影響自由自在最好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9-17 11:57:00
我是il小,il大的觀點很有參考價值,基本上學術界的觀點我都只是參考,原因就如同hywu大所說,受限於人類經驗的限制,而且眾說紛紜。在西方,就連儒家是不是宗教就有各種的見解。更何況牽扯到實證的宗教學術。鄙人還是重複一貫的說法,要討論宗教的究竟義,不能光從學術,即使浩瀚的書海都已閱遍,恐怕也無法閱到許多無法言說,或未曾言說而確實存在的行者經驗。因此,必須要從生命的存在價值與意義來思考 ,才能貼近真相。這才是有溫度,有實質意義的。宗教學術無法負責真理的部分,經典的來由與真理沒有因果關係。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16-09-17 11:59:00
XD ...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9-17 12:18:00
只可惜華人佛教徒普遍對印度教沒好感,因為長期被洗腦。一些批判大乘的佛教徒總是覺得大乘就是印度教的變形,但印度教是認大乘佛教這個同胞嗎?恐怕不然,當你去看印度教批判佛教的書會看到他們對剎那生滅很有意見。要注意剎那生滅是南北傳共有的見解。再者,印度教內也有很多不同意見,批判Shankara的,說他是佛教臥底的也不少。我是很樂意看到東方宗教討論版的成立,這有助於打破僵化的意識型態。注意,不要以為學佛(無論哪一傳)就不會迷信。用大腦思維想證明自己的信仰是真,他人是假的把戲就不要再上演了。請多觀照大腦外其它的地方,即使大腦也要休息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