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教諸法實相」,什麼是諸法實相?
: 一切法性即是貪嗔癡性,貪嗔癡性就是一切法性
: 螢光筆的重點要畫在哪裡?「性」。什麼性?性空
: 諸法自性空,這就是真實。
: 貪嗔癡是自性有嗎?如果貪嗔癡是自性有,那表示貪嗔癡不可滅
: 貪嗔癡不可滅,則無道可修;無道可修,即無滅可證
: 反過來說,三毒本身就是眾緣和合而有,和合而有就非自性有
: 非自性有,名之自性空
: 諸法法性如此,三毒法性亦是如此,所以這段經文有問題嗎?一點問題沒有
這確實是目前流行的通說。不過末學所學一派,不採用這樣的說法
佛說不增不減經
舍利弗。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智慧。於此義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實知見觀察。舍利弗。甚深
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如來功德智慧
了義經明言:「般若」「畢竟無分別」「第一義」是二乘人觀察不到的法,二乘人只能「
仰信」第一義,而不能實證第一義。而「一切法無自性空」卻是二乘人可以觀察的法。所
以末學所學一派,不以為「第一義」是「緣起性空」或「一切法生滅無自性」這種二乘人
就可以觀察的東西。
第一義應該是某種二乘人,包含阿羅漢聖(回小向大者除外)觀察不到的東西,才有機會
是第一義。
另外「緣起性空」不能導致「諸法不二」,鹽酸與可樂都是緣起性空,但鹽酸除了緣起無
自性外,也有腐蝕性、刺鼻性....等性,所以鹽酸不等於可樂,在「緣起無自性」的架構
中難以成立「鹽酸與可樂不二」,修證「緣起性空」的二乘諸聖,也認為生死輪迴與涅槃
是有二之法,和主張「生死涅槃不二」的菩薩不同。所以「緣起無自性空」的二乘修證,
末學以為和了義經「不二之法」「第一義」「貪嗔就是法性」是不同的。
(末學自己原文太囉嗦,濃縮一下)